為孩子寫作,不忘初心
說起楊紅櫻,大概沒有人會陌生,二十多年來,她的兒童文學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少女的成長,《女生日記》自出版以來加印一百多次,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也加印了幾十次,笑貓系列、楊紅櫻校園小說系列、楊紅櫻畫本館系列等深受學生們歡迎,楊紅櫻也被譽為“中國的童書皇后”。在兒童文學看似是文學大花園中不起眼的一朵小花的境況下,這樣一位兒童文學作家是怎樣在全國少年兒童心中扎下根的?近日,在第20屆圖博會中國作家館舉行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書——楊紅櫻讀者日”活動上,楊紅櫻與大小讀者一起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與心得。
寫一個故事給學生們聽
很多人曾問楊紅櫻:你是不是從小就想當作家?楊紅櫻笑答:我小的時候真的沒有想到要當作家,因為我非常喜歡小孩子,就是想當老師。后來楊紅櫻真的成了一名語文老師,那時是上世紀80年代初,她剛剛18歲。80年代還沒有今天這么多的兒童讀物,學生們渴望讀到新的原創的故事,于是楊紅櫻就開始為他們寫作,寫他們能夠喜歡的故事,寫一篇就給他們讀一篇。她認為,自己之所以今天能夠受到那么多孩子的喜歡,跟當初這樣的寫作初衷是非常有關系的,“當時沒有任何功利目的,也沒有想當作家,就是上閱讀課我要給孩子寫一個故事讀給他們聽”。學生們喜歡不喜歡,很快就會得到反映,這樣與小讀者的直接互動也讓楊紅櫻更深入地了解到學生需要什么,不像一些作家坐在房里一邊閉門造車,一邊想著“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作家”和“要獲什么樣的獎”,學生們念叨和期待著“楊老師下節課會給我們講什么故事”就是她寫作的動力。
后來楊紅櫻離開了學校,生下了女兒,開始給女兒寫故事。楊紅櫻覺得,一個母親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就是給她一個好的性格,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給她一個好的性格,她一定會擁有好的未來。作為一個會寫童話的母親,楊紅櫻把很多做人的道理藏在故事里講給女兒聽,女兒在媽媽的童話故事里慢慢長大,最初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都在聽故事中形成。在楊紅櫻眼中,長大后的女兒跟自己差不多,不是很有抱負,一定要當什么什么,但是她首先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一個性格很好的人。楊紅櫻的第一本書《女生日記》就是寫給女兒的,一時引起轟動,當時的她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突然央視《半邊天》扛著機器就來成都找她。2000年之前的童書市場還比較蕭條,很多出版社出版童書只是為了獲獎,而不是為了在市場上賣,童書也很難在社會上引起這么大的反響,這本書也被稱為中國女孩子的成長啟示錄。
每個老師都應該戴一副優點放大鏡
楊紅櫻有著一雙會發現的眼睛,發現孩子身上那些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優點。很多老師對孩子會根據班上成績排名,給孩子一個優等生、中等生、差等生的標簽,而楊紅櫻對當時全班48個孩子從一年級說到六年級的一句話則是:在我們班上沒有優等生,沒有中等生,也沒有差等生,對楊老師來說,48個孩子都是楊老師最最親愛的寶貝。直到后來她離開學校,學生們還都會想起她的這句話。楊紅櫻也曾在一本書中寫到:每個老師都應該戴一副眼鏡,這個眼鏡叫優點放大鏡。而她自己當時的樂趣之一就是發現每個孩子身上不一樣的東西。
馬小跳就是楊紅櫻發現的一個有個性的孩子。馬小跳的原型真實存在,來自楊紅櫻的學生。馬小跳是個淘氣包,經常把楊紅櫻氣哭。那時候的楊紅櫻還很年輕,自己坐在那兒哭,這個孩子就坐在她旁邊,陪著她哭,哭著哭著他就勸楊紅櫻,說楊老師,你不要哭了,你不要著急,我會慢慢長大的。楊紅櫻也把這句話寫到了《淘氣包馬小跳》中,很多老師和校長說他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都讀哭了。楊紅櫻當時相信馬小跳一定可以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馬小跳后來也真的成為了這樣的男子漢,還去了美國留學,這也讓她為自己當年的眼光和魄力欣慰。
重要的是作品能走多遠
如今出版環境好,出書容易,很多人一出就是長篇。而楊紅櫻覺得,時間永遠是檢驗一部作品的最好的評委,是最公正的,我們的作品要交給時間去評判,而不是交給所謂的這樣那樣的評委,“我并不關心書的銷量有多高,我永遠覺得自豪的事情是我的作品能走多遠。”如其所言,經得起時間和市場的雙重考驗,才是作家應該追求的。楊紅櫻的作品已經走向了世界,走得越來越遠,有人擔心她會不會為了擴大影響力而改變,楊紅櫻表示,她的心目中只有孩子,不會有其他雜質,不會想到要去迎合什么國際潮流,馬小跳能走向世界,是因為他是一個中國孩子;笑貓能走向世界,因為這是一只中國貓,走向世界,創作風格不會改變,初心不變。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