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明音樂?繪畫展亮相北京畫院美術館
時間:2013年10月11日來源:中國美術家網作者:
10月10日,“清音賦流水 潑墨寫云山——楊秀明音樂·繪畫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畫院共同主辦的。
楊秀明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古箏演奏家,數十年來孜孜不倦于藝術探索,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作為“潮州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秀明先生可謂名滿天下。但他兼善丹青,長年習畫,卻為世人所不知。此次《清音賦流水 潑墨寫云山——楊秀明音樂·繪畫展》不但展示了這位長年生活在“海濱鄒魯”的修行者的禪箏藝術,也第一次讓人們欣賞到這位“素人畫家”的精彩畫作。
楊秀明的古箏技藝深得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雅而不矜、麗而不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清朗恬淡、光明洞澈;如蓮花不著水,如日月不住空。由于其藝術修養的廣博,更因其對中國禪學的修養,使他的音樂能超脫一般世俗音樂的審美觀,達到靜心、開智、增慧的作用。
音樂是時間藝術,繪畫是空間藝術,在常人看來,二者分別而對峙;若依佛法來看,則時空不二,音畫一如,時間空間,密不可分。音樂與繪畫其實都是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和情感抒發;面對娑婆世界,中國文人用琴弦和畫筆創造著無盡的藝術。同時,也形成了“左琴右書”的千古風流與人文傳統。
楊秀明的畫,亦如他的音樂,自然脫俗、隨意潑灑、直逼禪境。趙樸初先生曾為其所繪《江山無盡圖卷》題詞曰:“海潮往復高低唄,林鳥和鳴大小弦。早許音聲為佛事,不期畫筆落梵天。溪頭池角魚蛙樂,牛背山腰歲月閑。畫到未生前面目,雄雞一唱破重關。”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