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家具設計展聚焦意“境”與身臨其“境”
有意“境”還要身臨其“境”
——國際家具設計展聚焦
叁(一等獎) 蔡駿星
成長的寶貝(三等獎) 陳 靜 吳雨練
“布展當天,工作人員使用的一對螞蟻椅被遺忘在角落,而螞蟻椅作為20世紀現代家具設計的經典作品之一,以其簡單靈巧的外形和實用性暢銷市場多年,如今卻沒有被搬上展示的舞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藝系副教授崔笑聲談及的這個布展細節,引發大家深入思考現在以及未來家具設計的方向及重點。11月9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家具協會、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承辦的首屆“境”國際家具設計展暨學術論壇舉辦,與會專家、設計師、企業家共聚一堂,探討中國家具設計的未來發展之路。
環境·意境·境界
家具不僅僅是滿足人們起居坐臥的日常用具,更是社會認同、文化背景、身份地位、時尚元素的體現。家具集實用性、技術性、文化性于一身,在表達功能的同時,也反映著其與生俱來的人文屬性。本次展覽主題“境”意義豐富且深遠。“境”可以指環境,即家具所處的物理空間特征,家具在環境中不但受空間的影響,更對空間進行著自我的表達,使家具在不同的空間中呈現出不同的含義。“家具確實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中,包括心理環境、物質環境、空間環境,可能單個家具更多是一種產品的狀況,但是如果考慮到環境中的家具,它一定是一種藝術的成分,家具的設計和發展上,無論是做內部空間設計還是外部空間設計,要更多考慮到家具和環境、人的關系,這是家具設計一種深化的表現。”中央美院設計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環境藝術的開創者張綺曼闡述了自己對于“境”的理解。家具作為產品形態孤立存在,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一旦和周圍的環境發生聯系,也就自然而然地發揮了自己的作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曙旸認為,家具從產品的觀念走向環境的觀念,才是家具的可持續設計之路。
“境”也指意境,是一種心態,是精神層面的表達,是使用者身心的體驗,使家具在環境中既是意境的體現者,同時也是情感的表達者,從而達到一種身臨其境、情感共鳴的和諧境界。“上世紀90年代國際上流行一種新的對家具這一類作品的歸類,叫功能性雕塑,即用藝術的概念、用雕塑的手法來完成的一個形態的作品。從更深層面上講,跟實用性設計的出發點不一樣,我把它當藝術品來對待,跟畫一張畫一樣投入很大的精力”,藝術家師建民將家具定位到雕塑的范疇中,使家具有了雕塑藝術的神圣感,更多地用藝術的眼光去對待一件家具作品的設計。對于這一點,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家具教學老師李鳳崧很是認同,他說:“我家里有一對圈椅我特別喜歡,在我的屋子里它就是個雕塑,是件藝術品,是不是家具?是家具。我說坐圈椅不如坐沙發舒服,但是這件明式家具通過它的造型、材質、構造的特殊表達而成為一件藝術品。我認為‘境’是精神層面的表達,圈椅在我家里放著更多的就是精神層面的意義。畫家白雪石他接待客人時用的是一套紫檀家具,其實白先生也不天天在紫檀家具那坐著,接待完客人以后他旁邊還有一間屋子,那里面有沙發,因此你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家具在環境里起什么作用。”
藝術·功能·市場
中國的家具產業曾經增長迅猛,空前繁榮,但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許多家具企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與困難,使中國的家具設計行業并沒有隨著產業的繁榮而壯大,作為本應是行業發展核心動力的家具設計卻在功能性、藝術性、市場性上游離。那么應如何看待家具的藝術性、功能性和市場性?是該有所側重還是面面俱到?本次學術論壇的舉辦,不是以往學術圈子內的專家坐在一起單純從學術角度去探討,而是讓家具設計師、品牌創始人、企業家之間進行交流、對話,拓寬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家具永遠都含有兩方面的功能,一個是精神層面,另一個是物質層面,來自學院的老師們和設計師更多地將關注點放到了藝術性上,去考量這件家具是否有自己的獨特概念,是否造型美觀,是否能從眾多家具中脫穎而出。而企業家則更多從市場出發。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勞建華說:“我們的設計更偏重于對用戶需求的關注,我作為工廠里的設計師首先關注的是這個東西結構好不好,成本上怎么樣,利不利于家具大批量生產,或者消費者能不能買得起,從商業的角度出發,這可能是我們考慮的。”同時,勞建華也表示希望和院校合作,尋找藝術性與功能性最好的契合點,以提升企業文化并在家具設計上獲得更多的靈感。來自芬蘭阿爾托大學、創芬蘭意設計工作室的負責人漢諾·凱霍寧闡釋了家具的設計既要有自己的風格又要符合當地的特殊條件和用戶需求。他認為,芬蘭作為北歐風格的代表,是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分不開的。芬蘭比較寒冷,必須把家具做好,來適應寒冷的自然環境。同時,他還強調現代家具的設計有必要基于用戶做深入的調研,例如如何設計家具以滿足當下小戶型用戶的需求,尺寸、比例等都是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近幾年,廣州美術學院的家具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由該校學生蔡駿星設計的作品《叁》,將竹材特有的韌性跟木材的框架結構相結合,賦予椅子特有的造型語言,一舉奪得了本次家具設計展的一等獎。據廣州美術學院家具設計學院副教授溫浩介紹,“先產助學”的教學指導理念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走出了一條專業與市場相結合的成功之路。首先從產業入手,為產業服務,幫著產業做產品整合,從品牌戰略、策略到它的商業規劃、形象包裝和產品體系開發,甚至到營銷都全程參與,用這種方式讓學生知道設計是有前提的。
由此看來,學術和市場是不能絕對分開的,單純地強調功能性、藝術性或單純地追求市場效益都不能帶動家具行業的發展,而要身臨其境,深入到市場這個“境”中去。藝術家和設計師合作,更加有利于商業利益和品牌效益的創造,市場需要藝術性與功能性結合的好作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藝系主任張月提到,地球上最有生命力的地方是沼澤,沼澤是各種地表礦物質經過風化和水源沖擊的地方,這里面摻雜了所有因素,包括物質形態、化學成分和物理形態,沼澤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容、復雜、多元。社會上最有意思的東西可能也是產生于包容性、多元化的環境,需要找準自己的語言和方式,盡情地去發揮創造。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