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這邊獨好”——呂建德書法展將舉辦
集大成者方為雄
小楷手卷(局部) 33cm×270cm
行書扇面 七律 和柳亞子先生 34cm×63cm
魏碑橫幅 七絕 為女民兵題照 124cm×250cm
行楷對聯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200cm×100cm
風華正茂(草書) 68cm×200cm
行書條幅 毛澤東七絕·五云山 185cm×63cm
草書斗方 戰地黃花分外香 96cm×96cm
方正字庫 呂建德行楷字體 160cm×40cm×2
我和呂建德結識很早。記得1991年呂建德在北京辦個展時,我被邀請出席了開幕式。此后常有聯系,雖有師生之稱,實際上是老朋友了。呂建德為人低調謙和,字卻雄渾剛毅。他看似無特別,行氣里卻蘊著一股別樣的氣質。
呂建德幼承家學,楷、行、草皆習。數十年臨池不輟,對傳統有著深厚的理解,且十分注重修養與實踐相結合,加之具備自身堅定的藝術方向,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面貌。觀其書作,訴諸于心,博采眾家之長。融碑入帖,筆端渾博而樸,頗具沉勁古拙的意趣,無過力之強硬,無不及之羸弱,剛柔相濟,遒麗天成。
喬羽曾評價呂建德的書法作品有“中和”的審美指向,我亦趨同此。中者,中正;和者,和諧;中正體現其書之骨;和諧體現其書之筋肉。骨法用筆,心無雜念;浩然之氣直抒胸臆,筆墨方可力透紙背。佩繽紛其繁飾,循繩墨而不頗。雖出于規矩,卻不囿于范式,筆法張斂游刃在規矩之內,卻又灑脫于性情之外,此番氣韻的體現與其虛懷、善思、沉穩、內斂息息相關,這種撫平了浮躁和張揚的致遠寧靜,所謂字如其人亦是謂此。
時隔數年,呂建德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知曉他致力于碑帖的融合,在尋求演繹的過程中,窮其源流,究其變化,對渾樸氣多有闡發。可謂雄渾之中多少淡雅,線條愈發圓勁古渾。寓京數載以來,每每與其晤面,依舊還是那個踏實、執著、認真的藝術踐行者。不畏喧囂、孜孜以求,堅守心中那片純凈的創作樂土。當下,實為書家難得的修為。
如今,在“風景這邊獨好——呂建德書法展”開幕之際,有幸受邀為其展覽和即將出版的作品集作序,回望與呂建德多年師友情誼,其人其書使我甚為感佩。以其性情與修為,加之對書法藝術的靈透參悟,期待他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氣質,更好地詮釋書法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
寥表數言,是為序。
(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呂建德書法評述
呂建德曾擔任孔孟書畫院院長,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華文化促進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他的書法作品曾多次入選國家書法大展并獲獎,先后出版有《呂建德書法》《論語——呂建德小楷書法》《呂建德書法藝術輯錄》等專集。早在1991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就曾舉辦過“孔孟之鄉青年書法家——呂建德書法展”,其扎實深厚的傳統功力和承古出新的實踐追求,贏得書法界的一致好評。特別是他書寫的“行楷”、“魏碑”兩種字體被方正字庫錄用,為弘揚中華文化,為漢字傳播、應用和欣賞作出了突出貢獻。
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呂建德用多種書體,精心書錄了毛澤東的100余首詩詞作品。其小楷秀麗典雅,行書灑脫飄逸,魏碑剛毅雄勁,草書狂放不羈,榜書雄渾磅礴。權希軍為本次展覽書寫“平和典雅抒胸志,剛勁豪放寫心聲”的題詞。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縱觀呂建德的書法,字里行間無不透出他為人的溫情柔順,折射出其骨子深處的陽剛之氣。因此,沈鵬評價其書法:“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李鐸贊其:“遒媚灑脫,風格清新。”
呂建德過去長期生活工作在山東,深受孔孟文化影響,故其書法作品無不呈現和諧大度之美。詞界泰斗喬羽寫道:“表現在他的書法中,便是一種‘中和’的審美指向。呂建德廣得儒家文化的熏陶,又深受圣賢靈氣的滋潤,所以他的書法之根扎得非常堅實,藝術之花也開得異常鮮艷。”歐陽中石評價說:“善假于人者智,能集于人者博,善匿己者明,能勝己者成。公度先生知此,能無所成乎?!”不為人知的還有呂建德能吹奏一手好笛子,他把對音樂的理解與書法緊密結合起來,使其書法作品更富有韻律和靈動感。
在眾多榮譽和贊美聲中,呂建德依然是那么淡定平和。他言道:“不與時人比,只與古人爭。”祝愿呂建德永遠保持淡泊向上的積極心態,在藝術事業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實現人生的更高目標。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