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康洪雷導演,濮存昕、張國強、李菁菁、劉威葳、王亞彬等主演的電視劇《推拿》將于今晚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該劇改編自畢飛宇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是首部以盲人為群體的電視劇,講述了一群盲人推拿師的快樂、憂傷、愛情、欲望。
“難!”成了該劇主創說得最多的一個字。如何讓明眼人演盲人,難!如何表現盲人心中的世界,更難!原著作者畢飛宇介紹,《推拿》獲茅盾文學獎之前,其影視改編權已進行轉讓。“這部劇肯定不好拍,寫的時候就不好寫,寫完了現在回頭看我還有點后怕——當時怎么就這樣寫出來了。”在影視改編上,畢飛宇的態度是“絕不插手”,他推崇“面粉論”:“我的小說是面粉,你把面粉拿去做成面包還是饅頭,做得好不好吃,那是你的事情。無論怎么改編,小說是改不壞的。好和壞,是電影、電視劇、話劇的事情,跟小說無關。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鼓掌。”
困難轉到了導演康洪雷的手里。這是他與畢飛宇、編劇陳枰繼《青衣》之后的第二次合作。康洪雷認為,《推拿》其實最適合做成話劇,其次適合做成電影,最不適合做成電視劇。“因為做成電視劇要填充很多故事,在那種特定的環境中,人物性格、心態的展示都要衍生出一些故事來。”即便難拍也要“迎難而上”,“因為我覺得小說里的人物寫得特別好,能拍出盲人推拿師內心深處的黑暗與光明是件過癮的事。”康洪雷也坦言拍這部劇的不易,兩易劇本依舊不得人意,在艱難時刻,幸虧老搭檔陳枰及時相助。他介紹為了改編劇本,編劇陳枰在盲人按摩院整整生活了一年。
后來體驗生活也成了每位演員的必修課,先是在盲人學校體會盲人的生活,后來又專門去學習了盲人按摩。劇中,濮存昕扮演盲人按摩師沙復明,為了與劇中有胃病的沙復明形象接近,濮存昕在生活中很注意控制飲食:“因為戲里的沙復明是有胃病的,所以不能太胖。”演完這部戲,濮存昕坦言,盲人最大的障礙不是看不見,而是承擔了太多的尊嚴,這個世界上只應該有全人類的尊嚴,而不是盲人的尊嚴。《士兵突擊》中的七連長張國強則在劇中梳起了“油光锃亮”的大背頭,因為“要展現一種老板‘范兒’”。為了與劇中人物服帖,東北漢子張國強苦學南京話:“我天天拿著電腦放南京說話的視頻,去聽、去看、去感受。我要強行灌輸他們說話的語氣語調的意識。”
這部劇在如何塑造盲人的人物形象上也下足了功夫,比如扮演盲人所需的特殊隱形眼鏡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如此昂貴的眼鏡帶給演員最大的感受竟然是“什么都看不見”,“第一場戲的時候,我連鏡頭在哪里都找不到。你之前的表演經驗、技巧在這部戲里完全用不上。”劇中出演盲人按摩師孔佳玉的劉威葳說。
真正難表現的還是心態。“真正的盲人心理狀態到底是什么?即使濮存昕等很多演員在拍攝之前去體驗生活了,但在最后拍攝時,演員還是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康洪雷介紹,拍攝過程中,演員們投入地演出幾近崩潰,所以原來寫好的劇本不得不進行改動,大部分戲都通過演員現場的心態變化進行調整。“想打通黑暗和光明的界限真的很難,所以我們只能用愛包容了一切。”他總結這部電視劇拍攝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