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氏孤兒》一場景 胡曉芒 攝
新民晚報訊 (記者王劍虹)北京京劇院“唱響之旅”上海站的7場演出,昨晚以一出經典老戲《趙氏孤兒》在逸夫舞臺落下帷幕。一連7天上海觀眾對北京來的角兒們報以很大的熱情,而北京的角兒們也非常賣力,每晚演出結束后不管多晚主要演員都會為觀眾加唱,儼然像演唱會上的“安可”,成了每晚的“慣例”。昨晚,更是以4位主演的加唱結束了將近三個半小時的演出,為“唱響之旅”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此次“唱響之旅”上海站一連7天演出7臺經典老戲、推出“9大頭牌”,外地院團如此“大手筆”的來滬演出在近年來的上海京劇舞臺上相當少見。而且此次亮相的7臺大戲全部都是傳統老戲,并未加任何“時尚”的包裝,主打的觀眾群體都是京劇固有的老觀眾,因而非常考驗演員的實力。從票房來看,堅持連看7天的畢竟只是極少數,觀眾的分流在所難免,因而7天票房冷熱不均,角兒多、戲比較扎實的上座率較高,而一些比較單薄的戲上座就相對差一些。第一天的《群英會·借東風》、最后一天的《趙氏孤兒》都有4位“頭牌”演員亮相,雖然每個演員的戲份都不算特別多,但看點不少,因而上座率和現場氣氛都相當不錯?!舵i麟囊》《狀元媒》不僅劇目經典,陣容上也頗有特點,因而也受到不少戲迷的追捧。相對而言,《呂布與貂蟬》等戲一方面集中的“頭牌”角兒較少,另一方面與其它幾部戲相比顯得單薄或冷門了些,因而上座率相對較差。
票房雖有冷熱,但現場氣氛卻都相當熱烈,上海觀眾對于北京來的角兒報以極大的熱情,即便是票房較弱的幾場戲,現場的叫好聲卻照樣“驚天動地”。同樣,演員的熱情也十分高漲,從第一天演出開始,天天都有主要演員在謝幕時加唱,即便有好幾天戲本身就要3個小時左右,但加唱卻一樣不少,而且加唱的都是經典唱段,讓觀眾“欲罷不能”,掌聲、叫好聲一片,如此的加唱“盛況”在上海近年來的京劇舞臺上也比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