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并稱為“民國四公子”的張伯駒是一位文化奇人。藝術大師劉海粟曾這樣評價張伯駒:“他是當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從他那廣袤的心胸涌出四條河流,那便是書畫鑒藏、詩詞、戲曲和書法。四種姊妹藝術互相溝通,又各具性格,堪稱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
張伯駒一生有兩件最得意的事,一是京劇從師余叔巖,一是得晉陸機《平復帖》收藏。其中,張伯駒與余叔巖,一位文化名人與一位京劇名伶之間20年的親密交往,堪稱一段梨園佳話。
4月19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余派傳人和票友相聚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以精彩的演唱會紀念張伯駒誕辰115周年,再續這段梨園傳奇。
交往20年 傳戲46出
眾所周知,京劇大師余叔巖收徒寥寥,且教戲極為保守,就連愛徒孟小冬,據說也僅給她說了“三出半”——《捉放曹》、《失空斬》、《搜孤救孤》和《紅鬃烈馬》一折。但余叔巖對張伯駒卻是青睞有加。
張伯駒正式從余叔巖學戲時已經31歲,每日晚飯后去其家,子時之后開始學戲,常至夜三時歸家。張伯駒曾自豪地說:“叔巖戲文武昆亂,傳予者獨多!”
據張伯駒在《氍毹紀夢詩》中記述,余叔巖先后授戲《奇冤報》、《戰樊城》、《長亭》、《定軍山》、《陽平關》、《托兆碰碑》、《空城計》等。張伯駒京劇名家票友聯誼會會長王治國說:“余叔巖與張伯駒交往20年,傳戲46出。僅《太平橋》一出沒有傳授給他。因為余叔巖曾對張伯駒說,‘過橋一場,一足登椅,一足登桌,敵將一槍刺前胸,須兩手持槍硬僵尸摔下。飾敵將者、檢場者皆須在行,否則易出危險?!詻]有傳。但可以看出一代大師對票友的愛護。”
張伯駒票戲 配角都是名伶
1937年春,正值張伯駒40歲生日,余叔巖倡議以演劇為歡,另因頭年河南發生旱災,張伯駒表叔李鳴鐘將軍倡議以演戲募捐賑災,于是在北京東四隆福寺福全館演出一天堂會戲。
余叔巖外孫劉真仍然清楚地記得當天的戲碼:開場為郭春山的《回營打圍》,次為程繼先、錢寶森的《臨江會》,當時因梅蘭芳未在京而請其高足魏連芳演《女起解》,接下去是王鳳卿、鮑吉祥之《魚腸劍》,楊小樓、錢寶森之《英雄會》,于連泉、王福山之《丑榮歸》、《小上墳》。大軸《失空斬》中的主角諸葛亮由張伯駒飾演,其他配角都是顯赫名伶,王鳳卿飾趙云,程繼先飾馬岱,余叔巖飾王平,楊小樓飾馬謖,陳香雪飾司馬懿,錢寶森飾張郃等。當時消息、照片通載各報刊,轟動九城,稱“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張伯駒為此感懷賦詩:“羽扇綸巾飾臥龍,帳前四將鎮威風。驚人一曲空城計,直到高天盡五峰。”
“當時的報紙評論為‘偉大的《空城計》’。這場堂會真可謂極一時名伶薈萃之盛,稱菊壇票界空前之豪舉。我的外公后因病勢日益沉重,也從此訣別了舞臺?!眲⒄嬲f。
名家與票友應該多交流
王治國說,在張伯駒誕辰115周年之際舉辦一場演唱會,讓余派傳人和票友共同切磋,是他和眾多票友的心愿?!芭e辦這次演唱會的主要目的有3個,首先是紀念和學習張伯駒先生酷愛國粹文化藝術的精神,他不惜變賣家產,甚至用生命保護國寶級文物不流失海外,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張伯駒先生曾與一些京劇大師有過深密的交往,甚至同臺演出,當代京劇人應該樹立這種專業與業余、名家與票友、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相互合作、學習與借鑒他人之長的風尚;三是要讓更多的人走近京劇、熱愛京劇、支持京劇,為京劇的傳承與創新、發展與繁榮多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特別是各級領導和有能力的企業,要盡其所能、幫其所需?!?/p>
于是,在張伯駒京劇名家票友聯誼會的倡導下,在中國國家京劇院鼎力支持下,在億陽集團公司的贊助下,演唱會終于于4月19日在梅蘭芳大劇院唱響。
在“余音繞梁”“群芳吐艷”“春華秋實”3個篇章中,來自上海、天津、山東等地的十余位名票和王珮瑜、孫惠珠、凌珂、田磊、李博5位優秀的余派傳人共同演繹了近20段京劇經典唱段。臺下掌聲、叫好聲不斷。
“自2007年開業以來,這是票友首次登上梅蘭芳大劇院的舞臺。這場演唱會正逢其時,也必將載入史冊。京劇自產生以來一直都保持著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胸懷。張伯駒與余叔巖的戲劇交往,也堪稱京劇生態意義上的經典案例。國家京劇院為此次活動的總策劃王治國先生弘揚國粹的精神所感動。我們禮敬先賢、張開雙臂,歡迎熱愛、支持國粹藝術的朋友們,讓我們一道為建設京劇傳承體系、弘揚京劇優秀文化而戮力同心。”國家京劇院院長宋官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