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榮獲第21屆國際木偶聯合大會暨國際木偶藝術節最佳劇目獎的大型木偶皮影戲《馬可·波羅與大熊貓》,8月3日、4日亮相第三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北京主會場。該劇由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研究院木偶皮影劇團和成都兒童藝術劇團聯合演出,結合木偶、皮影與人偶等中國傳統表演形式,突出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懲惡揚善的價值觀。
13世紀,年輕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游歷世界,來到了中國成都。成都美麗的風景和勤勞善良的人們深深吸引了馬可·波羅。在成都的青羊宮廟會上,馬可·波羅邂逅了玲玲和大熊貓阿寶。幾年前,阿寶被3個壞人挾持到馬戲班,被迫當眾表演,為壞人賺錢。阿寶非常想念它的故鄉——西嶺雪山,更不愿為壞人賺錢賣命,于是在玲玲、馬可·波羅和一位川劇小生的幫助下逃離了馬戲班。歷經重重險難,3個壞人最終受到懲罰,阿寶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最后,馬可·波羅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美麗的成都,這段經歷成為了他永生難忘的記憶。
該劇2012年4月在成都首演,6月在成都獲得第21屆國際木偶聯合大會暨國際木偶藝術節最佳劇目獎,同月在寧波獲第七屆全國兒童劇優秀劇目展演唯一一個木偶皮影類劇目金獎。與傳統木偶戲不同的是,該劇根據情節發展在木偶、人偶、皮影等藝術形式之間無縫轉換,通過木偶變臉、吐火、拋接手帕、轉碟等特技展示,打破了傳統木偶戲的單一表現形式,讓小觀眾們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皮影藝術的獨特魅力。
8月4日的演出中,30名來自西藏的小觀眾格外引人注目。他們7月31日剛剛抵達北京,參加由北京援藏指揮部發起和組織的援藏項目“感恩祖國,圓夢北京——第三屆拉薩中小學生赴京夏令營”。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黨委書記雷喜寧得知此事后,立即與夏令營取得聯系,給遠道而來的孩子們送去了30張演出票。
演出時,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完小的五年級學生白瑪次旦看得最起勁兒,當大熊貓阿寶和壞人搏斗時,他甚至激動地在臺下大喊:“阿寶小心!阿寶加油!”演出結束后,白瑪次旦滿頭是汗,由于鼓掌時太用力,雙手拍得通紅。“開始我以為是要在臺上放映動畫片,沒想到音樂一響,大熊貓真的跳到舞臺上來了,而且舞臺上還可以變出森林、月亮、山峰,好想再看一次!”白瑪次旦說。
在現場,記者見到了夏令營帶隊老師、拉薩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長毛雅麗。她告訴記者,這30名學生是從拉薩市七縣一區選拔出來的,個個品學兼優。“今天是孩子們第一次走進劇場、第一次觀看兒童劇,藝術教育比書本上的說教更生動。感謝中國兒藝給我們提供這次難得的觀演機會,我想孩子們會終生難忘今天的藝術課堂。”毛雅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