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音樂劇《蝴蝶》劇照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與澳大利亞墨爾本藝術中心以及PlayKing制作公司聯合制作的雙語音樂劇《蝴蝶》于1月20日在國話劇場成功完成了首輪演出,載譽收官。本輪演出從1月17日-1月20日連續上演了4場,并于之后在廣州、上海等地巡演,并且會陸續亮相在韓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國際藝術節中。
《蝴蝶》首度展翼亮相,雙語音樂劇的形式成為了一大看點。劇中,由中澳雙方演員同時用中文和英文表演,兩方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珠聯璧合,大為精彩。同時,雙語演出的效果也正是文化差異所釀成最后悲劇結局的最好表現方式。作為國家話劇院推出的第一部音樂劇,音樂成為了整部戲的關鍵。雙語音樂劇《蝴蝶》邀請了作曲家程進,全劇音樂以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流行音樂為主,中國音樂和西式的爵士樂串聯很有味道。許多觀眾在觀看完《蝴蝶》之后都對女主人公巧巧哼唱的搖籃曲印象深刻,此段搖籃曲根據《四季歌》曲調改編,并且在劇中反復出現。另外,偶的出現也讓觀眾眼前一亮。在巧巧與平克頓成婚的一幕,現實與回憶時空交錯,現實中的巧巧站在舞臺后側歌唱回憶自己的往事,由人操控的偶表現16歲的巧巧與平克頓結婚的場景。觀眾在看過了演出之后,都對這樣新穎的表現手法大加贊譽,稱偶的運用也展示了巧巧不能決定自己命運的悲劇,和偶一樣,她的人生被人操控。
國家話劇院在2013年打造的這部雙語音樂劇《蝴蝶》首輪展翅已經落幕,之后,《蝴蝶》將開始在國內的巡演之旅,并且參與到世界各地的各大國際藝術節中。近幾年,國話的“走出去”政策不斷踐行,也一直重視與國外戲劇藝術的融合與交流。《蝴蝶》的推出正是國話對外合作與交流的成果。墨爾本國際藝術節主席、《蝴蝶》的出品人之一甘德瑞說:“不同的國家因為制度和歷史的差異有時會使彼此的關系變得復雜,但是我們作為藝術家的使命永遠是找到我們人文精神中的共通之處并將它發揚壯大,并與生活在同一世界的人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