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大歌劇院效果圖
中關村地區的大學生、高科技企業職工,今后欣賞高雅演出又將有新去處。記者從海淀區了解到,北京大學歌劇院將于今年年底開建,預計在兩年時間內建成。
北京大學歌劇院建設項目位于中關村北大街與成府路交叉口西北角、北大生命科學樓北側,占地面積10651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地塊的前期拆遷工作已于去年完成。根據建設方案,這座歌劇院由1個可容納1000人的歌劇廳和可容納200人的音樂廳組成。
“目前,除了國家大劇院有歌劇院外,全市范圍內還沒有其它專門的歌劇演出場所。”北大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和普通劇場相比,歌劇院對建筑聲學的要求更高。北大歌劇院在建設上將充分考慮聲學需求,“歌劇院內不設電聲,所有歌劇演出均使用自然聲,以達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今年年底,北大歌劇院就可以進場施工,預計在兩年內建成。歌劇院建成后將實施市場化運營管理,“服務本校師生的同時,也向社會公眾開放,票價也會相對優惠。”
海淀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大歌劇院是該區中關村演藝大道上的又一新成員。所謂中關村演藝大道,即以中關村大街為主干,南起白石橋、北至清華大學的這片空間區域。目前,這條大道上分布著國圖音樂廳、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廳、海淀劇院、海淀小劇場、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北京舞蹈學院劇院等眾多文化場所,可承接專業演出的劇場達10余個,劇場座位數合計1.3萬個,可承接從兩百人到三四千人各種規格、不同題材的文化演出活動。
“過去,有些劇場是單位內部的,不對市民開放或者市民知道得不多,劇場之間也很少有橫向的聯系。”海淀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建設中關村演藝大道,海淀區對中關村大街兩側的劇場資源進行了深度整合。如聯合上述場館以及區域內的總政歌舞團、解放軍軍樂團、中央民族歌舞團等眾多專業文藝院團資源,成立了文化演出聯盟,為居民常年舉辦高品位、低價位的文化演出。
目前,由文化演出聯盟推出的“海之聲”新年演出季正在中關村大街兩側的劇場中進行。此次演出季包括音樂會、話劇、京劇、舞蹈、演唱會等,部分演出推出了公益低票價,市民花三五十元就可以看一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