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藝術報社、山東省音樂家學會、河北省音樂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紀念王邦直誕辰500周年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王邦直在音樂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研究方法為進一步研究律學提供了新視角。同時,他記載的諸如舞蹈編排、樂器制作及演奏等內容,對于當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和傳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王邦直(1513-1600),字子魚,號東溟,所著《律呂正聲》被明史館收存,并入選世紀大典《四庫全書》。“王邦直是國內較有影響的音樂家、思想家,但非常遺憾的是他的成就及思想至今還未被廣泛認知,這恰恰是我們需要研究其價值、內涵的原因所在。”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張桂林表示。2010年,山東省音協副主席、濰坊學院院長王守倫等聯合申報的“王邦直律學思想研究”課題被列為國家級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專家認定,王邦直所著《律呂正聲》全書共60卷,內有《李維楨序》《林增志序》和《律呂總敘》及正文共約30余萬字;此書有圖、有解、有制、有義、有體用、有統會、有經緯,涵蓋律政關系、律歷新說、律呂新解等重要藝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