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藝30年:為改革開放鼓與呼
      http://www.858835.com    2008-12-18    作者:    來源:中國藝術報

      與改革開放同步的安徽省文聯——訪安徽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楊屹

          安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安徽省的文藝工作者也緊緊跟隨時代,以自己的創作反映著、推動著這30年的波瀾壯闊歷程。作為文學藝術的組織者和服務者,安徽省文聯也走過了不平凡的30年。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記者采訪了安徽省文聯黨組書記楊屹。

          記者:改革開放發軔于30年前的安徽農村,新時期的安徽文藝是不是也開全國風氣之先,推動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楊屹:正是如此。粉碎“四人幫”后,我們迎來了文藝的春天。當時,安徽省委以非凡的魄力,于1978年5月召開了安徽省文藝工作者會議,在全國率先恢復文聯,當時在安徽省主持工作的萬里同志到會并講話。1979年2月,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強勁東風的吹拂之下,安徽省委又正式作出了《關于堅決推倒“文藝黑線專政”論,為安徽省文聯徹底平反的決定》。江淮大地上優秀的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背負著歷史的風雨滄桑,滿懷著建設新生活的宏偉理想,勃發著創造新生活的藝術激情,朝氣蓬勃,熱力四射,開始了安徽文藝事業新的歷史征程。在改革開放之初,在那個風云激蕩、群情奮起、爭論最為激烈、成敗尚難料定的關鍵時刻,安徽的作家們紛紛奔向皖東大地,奔向千百萬為改革而義無反顧的農民之中,寫了大批作品,熱情謳歌農民的偉大創舉,堅定地為農村的改革推波助瀾。一批優秀的作品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文學創作領域,魯彥周的小說和電影劇本《天云山傳奇》、張弦的小說《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分別獲得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和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公劉、韓瀚、劉祖慈、梁小斌、梁如云、張萬舒的詩歌獲得全國詩歌獎,張鍥的《熱流》獲得全國報告文學獎。根據陳登科、魯彥周、肖馬、江深編劇而拍攝的電影《柳暗花明》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第一部反映農村經濟改革、落實農村經濟政策的影片。由曹玉模編劇的《鼓鄉春潮》是第一部正面反映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的影片。文藝評論方面,安徽的理論隊伍在全國最早開始對若干理論原則進行重新思考、重新認識和重新定位,全面系統地批判“四人幫”極左文藝理論體系,發起文藝理論評論界的內部爭鳴,促進了文藝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李文群(蘇中)的文章《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指出不能在撥亂反正中制造混亂,被視為當時全國的第一個爭鳴聲音。理論和創作兩方面的實績,使文學“皖軍”在全國文壇聲名鵲起,對當時文藝領域解放思想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對現實中的改革也提供了很大的輿論支持。在今天,安徽的改革文藝仍在與時俱進。前幾年舉行的農業稅費改革,安徽作家最先寫出了反映稅費改革的長篇文學作品。

          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現實資源,面對加快發展、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豐富社會生活,面對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廣大文藝家辛勤耕耘、勇于創新,創作出一大批具有深刻思想內涵和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優秀作品。文藝各門類作品數量之多,形式、風格、流派之多樣,體裁、題材、主題之豐富,都是前所未有的。

          一大批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兒童文學作品在全國產生影響。黃梅戲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銳意創新,從鄉村小戲發展成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劇種,一批黃梅戲名家傳遍千家萬戶。京劇、徽劇、話劇、廬劇、淮北梆子、泗州戲、皖南花鼓戲等劇種都推出了一批優秀劇目。音樂、舞蹈、民間文藝、電影、電視、曲藝、雜技創作極其活躍。一大批出色的藝術家以他們獨具匠心的藝術創造,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在各自藝術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國的影響日漸擴大。30年來,安徽文藝家們的創作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熱情謳歌人民群眾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英雄業績,謳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造就的人民的美好生活。可以這么說,安徽農民掀起的土地包干是要解決大家的物質食糧問題,而我們文藝家的創作也是一反過去“假大空”的束縛和扭曲,為的是解決大家的精神食糧問題。

          記者:作為文學藝術領域的組織者和服務者,安徽省文聯也走過了不平凡的30年。

          楊屹:改革開放使我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給文聯工作和文藝工作開辟了廣闊的發展道路。可以這么說,改革開放30年是安徽省文聯風雨兼程的30年、與時俱進的30年、成果豐碩的30年。

          30年來,文聯工作始終著眼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火熱生活,積極推動文藝家更好地投身到火熱的生活中去,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文聯工作的落腳點始終放在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不斷推出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尊重文藝規律,尊重文藝工作者的創造性勞動,在藝術創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在藝術理論上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的自由討論,促進了安徽文藝創作的百花齊放。

          安徽省文聯及各文藝家協會恢復工作以后,積極探索新的歷史時期文聯工作的新路子,圍繞服務于全國、全省的工作大局和繁榮文藝創作,認真履行了聯絡、協調、服務的工作職能,開展了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影響的文藝創作組織活動。如運用采風、掛職、建立生活基地等多種形式,經常性組織作家、藝術家深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第一線;圍繞黨和國家重大紀念日、節慶活動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展演,營造團結、喜慶、奮進的氛圍;舉辦各類理論研討、作品研討和學術交流活動,為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環境;不斷提升大型文藝活動內涵并以此為載體,推動文藝創作形成階段性發展高潮;改進安徽文學獎及有關藝術獎項的評獎,努力提高權威性以引導、激勵創作;編輯出版優秀作品集和青年文學藝術叢書,熱情推介重點作品,扶持文藝新人;走出小協會面向大社會,不斷創新文藝活動的方式和運作機制;與文藝家廣交朋友,多辦實事,不斷增強文聯、協會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各市、縣文聯和企業文聯也都從本地、本系統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加強隊伍建設、開展文藝活動、促進創作繁榮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過這些工作,不僅有力地推動了安徽文藝事業的發展,而且促進了文聯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很好地發揮了文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文藝界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安徽的各類文藝期刊是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陣地,長期以來,在推出力作、培養新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創辦于粉碎“四人幫”后的《清明》,始終堅持健康向上、面向讀者的辦刊方針,已發展成為全國有著相當影響力的大型文學期刊。《詩歌月刊》積極開拓聯系讀者、聯系社會的渠道,在推介詩歌新人、探索新詩發展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藝術界》在美術期刊中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傳奇·傳記文學》融高雅于通俗之中,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受到讀者的喜愛。各市、縣文聯和企業文聯主辦的一些刊物和內部資料性文藝刊物,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長。這既充分體現了我國新時期文藝的開放格局,同時也為文藝家和文藝作品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30年來,安徽省文聯所團結和聯系的文藝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到今天已經擁有44個團體會員。各全國文藝家協會會員有近2000人,省級文藝家協會會員達1萬多人,連同市縣級文藝家協會數萬名會員,成為建設先進文化、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重要力量。回顧安徽省文聯這30年奮斗不息的歷程,可以說,我們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

          記者:在改革開放向縱深階段推進的今天,安徽省文聯又為自己確定了什么新方向?

          楊屹:現在正在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文藝工作和文聯工作,邊學習邊改革,自覺適應時代特點和人民要求,始終不渝地致力于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我們將繼續認真加強文藝隊伍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業務建設,積極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廠礦、農村、部隊、建設工地體驗生活,努力推動作家藝術家運用不同文藝形式反映新的時代風貌,滿腔熱情地扶持文藝人才,不斷推出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忠實地履行自己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

          我們今年策劃了一系列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活動以推動自己的工作。組織各領域文藝工作者深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和新農村,創作了一批反映安徽改革開放30年來偉大成就的文藝作品。組織文藝評論家圍繞30年安徽文藝發展,系統總結各藝術門類的創作經驗,研討新時期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之路。其中重點組織了“中國作家看鳳陽”大型采風創作活動,首屆農民戲劇節,“田野的春天”大型歌曲征集、演唱活動,“小崗村30年”攝影展,“金色的田野——農民畫畫農民”書畫展,安徽文藝論壇,《30年安徽文藝大事記》編印等。我們的這些活動也成為安徽省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千場文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些年來,我們還謀劃了許多弘揚地域特色的其它大型文化活動,在弘揚安徽地域特色文化方面大做文章,推出了“水墨安徽——中國畫創作工程”、安徽重大題材油畫創作工程等大型項目。我們希望文聯的工作能為安徽的文化強省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在今后,我們要繼續為全國的經濟社會建設、為安徽的崛起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發揮文化的力量,積極為文化創作的繁榮、為優秀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開創安徽戲劇事業新局面

      侯露(安徽省劇協秘書長)

          安徽是一個戲曲大省,安徽省劇協于1960年初成立,“文革”結束之后于1978年恢復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戲曲演員人才輩出,馬蘭、黃新德、韓再芬、吳亞玲、蔣建國等榮獲“梅花獎”,推出了馬蘭、吳瓊、楊俊、吳亞玲、袁玫黃梅戲“五朵金花”。經省劇協選拔推薦的《血孤帕》、《奇債情緣》、《劉銘傳》、《徽州女人》、《孔雀東南飛》等劇目參加歷屆中國戲劇節并獲得多個獎項,榮獲中國曹禺劇本獎的有《柯老二入黨》、《徽州女人》等5部作品。黃梅戲電視劇成績喜人,自1981年《雙蓮記》被搬上熒屏以來,共攝制黃梅戲電視劇58部210集,打造了《鄭小嬌》、《西廂記》、《家·春·秋》、《李清照》等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俱佳、深受觀眾歡迎的作品,其中26部在“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中獲得殊榮。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文化體制的變革,安徽省農村民間職業劇團班社雨后春筍般出現。據統計,目前安徽省大約有近1000家民間黃梅戲、廬劇、泗州戲、淮北梆子等地方戲劇團班社,涌現了薄戰士、盛小五等草根明星,豐富了廣大農村鄉鎮的文化生活,反映了改革開放后安徽農民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積極創造精神文明的新風貌。

          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省劇協在對民營職業劇團生存發展現狀進行專題調研的基礎上,聯合省文聯于今年8月啟動“映山紅民間戲班扶持工程”,組織文藝骨干對農村戲班演員進行培訓,以政府買單方式組織編劇為農村戲班寫劇本,組織農村匯演調演,建立評獎制度,免費提供《新農村演唱》,吸收積極分子加入劇協,把民間劇團班社引導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著“農民演、農民看、農民樂”的精神,安徽省劇協于11月下旬至12月底舉辦了安徽省首屆農民戲劇節,分安慶(黃梅戲)、合肥(廬劇)、宿州(泗州戲、梆劇)三個會場,北方戲專場、黃梅戲農村職業劇社展演、廬劇專場、相約花戲樓決賽專場四個部分,共有泗州戲《賣甜瓜》、梆劇《村文明小組長》、傳統嗨劇《三擊掌》、小梆劇《好閨女》、二夾弦戲《梁祝》、豫劇《任長霞》、黃梅戲小戲《打紙牌》、黃梅戲《描藥方》等數十個節目參加演出,評選了“江淮十大戲曲民星”,進一步推動地方戲文化發展,促進農村戲班為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營造了喜慶的氛圍。

      安徽書法跨越式發展

      方茂鴻(安徽省書協秘書長)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全國書法熱的出現,安徽書法事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自1981年成立以來,省書協遵循“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對內練好內功,對外宣傳安徽形象。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展覽為龍頭,以出精品、出人才,繁榮創作為中心,以培養書法后續人才作為重點,安徽省書協開展了一系列書法活動,推動了安徽書法的跨越式發展。通過舉辦慶祝建國50周年安徽當代書法大展、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書法展覽、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大型書法展覽、書法進萬家活動、全國著名書法家詠黃山書法精品展、迎奧運安徽省首屆楹聯展,為建設文化強省,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現了廣大書法工作者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精神風貌。通過舉辦安徽省書苑新人作品展覽、安徽省少兒書法大展、安徽書法晉京展、新世紀首屆安徽書法大展、全省首屆篆刻展覽和承辦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提高了創作水平,參展作品數量逐步上升,獲獎作者逐漸增多,增強書法影響,擴大書法隊伍,實現了書法藝術的可持續發展。此外,還組織召開了安徽省書學理論研討會,加強了編輯出版工作,協助成立安徽省婦女書法家協會,成立了安徽省書協刻字委員會,加強了省級交流和國際交流,充分發揮了書法在現代生活中的溝通、交流功能,擴大了書協影響,拓展了生存空間。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安徽省書協舉辦了全省楹聯大展等幾項比較有影響的專題活動。

      影視創作與評論比翼齊飛

      周志友(安徽省影視協秘書長)

          安徽省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是2002年12月由安徽省電影家協會和安徽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合并成立的,協會自成立以來,在影視創作和影視評論兩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新時期以來,魯彥周創作的《巨瀾》、《柳暗花明》、《天云山傳奇》、《呼喚》、《妻子的信》、《廖仲愷》、《他在特區》、《生死抉擇》、《結義情》、《彭雪楓》等多部影視文學劇本,為安徽省的影視事業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其中,《柳暗花明》是農村題材影片中第一批揭批“四人幫”和極左路線禍國殃民的作品之一,《天云山傳奇》是最先在銀幕上觸及“反右”運動的作品,先后獲得金雞獎、百花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他在特區》反映了當時的特區建設。近年來,淮北電視臺推出了一系列有影響的電視劇,其中《獨立寒秋》、《父親》獲得第18、19屆金鷹獎,《大哥》獲第22屆飛天獎,《大姐》和《美麗的村莊》分別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和入選作品獎。反映鳳陽小崗“大包干”的影片《蒼天厚土》也于近日殺青,創造了地方影視劇創作、生產、發行的“淮北影視現象”。在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安徽省文聯、安徽省影視協先后舉辦了“淮北影視文化現象研討會”和“魯彥周影視作品研討暨安徽電影30周年回顧研討會”,著眼于提高觀眾的審美層次,培育良好的影視文化氛圍,吸引青年觀眾和廣大網民參與,建立大影評的觀念,為發展安徽影視事業提供意見和建議。

      用音樂記錄改革開放歷史

      謝林義(安徽省音協副秘書長)

          改革開放30年,也是安徽音樂事業大發展的30年。省音協在音樂創作領域取得了可喜成績,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初與中國音協聯合舉辦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征歌活動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誕生了一批歌頌新農村的優秀歌曲。為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謳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就,展現當代農民的嶄新面貌,安徽省音協又承辦了“田野的春天”——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歌曲創作、征集、演唱活動,用音樂記錄了歷史。

          為搶救安徽省民間音樂資源,省音協20多年里先后編纂出版《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中國民間歌曲音樂集成·安徽卷》、《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安徽卷》和《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安徽卷》四大集成志書,為后代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省音協多次組織藝術家深入基層開展文藝演出。近年來,省音協以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音樂金鐘獎音樂創作為龍頭,推動音樂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與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少兒聲樂、器樂教育走在全國的前列,為音樂發展培養了后繼人才。

      民間文化保護動靜兼顧

      張甦(安徽省民協秘書長)

          “文革”期間,民間文化被作為“四舊”和“封建”遭到批判和清除,安徽民間文化發展進入低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伴隨思想解放的東風,民間文化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1982年5月,安徽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應運而生,為民間文化的挖掘與整理提供了重要平臺,從“靜”和“動”兩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靜”的一面,做好資料搜集整理保存工作。根據文化部、國家民委和中國民協的部署,省民協對省內民間文學資源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挖掘和搶救,歷經20多年,《中國諺語集成·安徽卷》已正式出版,《中國歌謠集成·安徽卷》已付印,《中國故事集成·安徽卷》也已經通過終審。目前正在著手編纂《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安徽卷》縣卷本,滁州市6縣1區已基本完成。“動”的一面,推動民間文化與市場經濟互動發展,舉辦和參加各種民間工藝品博覽會,組織各類民間表演藝術的展演和比賽活動,實施“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調查認定工作。經中國民協認定,界首彩陶制作大師盧山義、花鼓燈表演藝術大師陳敬芝、蕪湖鐵畫工藝大師儲金霞、淮北琴書表演藝術大師高富成四位民間藝人被評為“國家級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安徽省民協同時也開展了省內民間文化工藝美術大師的評選工作。去年以來,安徽省民協先后組織剪紙、鐵畫、布畫、泥人等門類的民間文化傳承人赴澳門盧家老屋開辦展覽,擴大了安徽民間文化的影響。靜態保護,主要是對已經或正在消亡的民間文化遺產加以收集、整理和保存,留下我們民族曾有的文化記憶。而動態保護,則是通過行政的、市場的等手段,促使優秀民間文化遺產適應當代生活的需要,在民間傳承、發展下去。

      與時俱進的安徽攝影

      樂衛星(安徽省攝協副秘書長)

          1961年,安徽省攝協籌備組成立,但直到“文革”結束后,在安徽省委的關懷下,中國攝影家協會安徽分會才于1978年4月成立。安徽省攝影事業的發展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30年來,省攝協會員由約200個發展到1628個,其中中國攝協會員由1978年恢復時的10個發展到290個,安徽攝影界有數千件作品入選全國性展覽,其中380多件獲獎。

          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根據廖承志“盡快將黃山宣傳出去”的指示,董青、袁廉民、樂金林、鄭昌嶷等9人在黃山進行了為期1年的艱苦拍攝,留下了袁廉民《蒸蒸日上》等一系列優秀之作,對黃山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1980年在北京舉辦了黃山攝影藝術展覽,張蔭曾《鵝場》獲1978-1980年全國優秀攝影作品金獎,是安徽攝影界改革開放之后的首枚金獎。改革開放推動了安徽攝影家在海內外的藝術交流,樂金林、鄭昌嶷、查若權、袁廉民等攝影家在美國、日本、羅馬尼亞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參加攝影展覽并獲得攝影大獎。為培養青年藝術人才,安徽省攝協先后評選了首屆安徽十佳青年攝影家、第二屆十佳中青年攝影家、首屆優秀青年攝影家,推出了韓飛、樂衛星等一大批攝影人才和攝影作品。在改革開放30周年和安徽攝協成立30周年之際,安徽省攝協舉辦了第十六屆攝影藝術作品展覽,并與《中國攝影報》聯合舉行“歲末江淮大拜年攝影擂臺賽”暨安徽省攝影家協會成立30周年慶祝活動。30年來,安徽攝影家為安徽省旅游和經濟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特別是青年攝影家汪強,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了小崗村的點滴變化,“汪強說鳳陽”攝影紀實展覽1990年在北京舉行,萬里同志觀看展覽;1998年底,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文聯在合肥舉辦“小崗大路”汪強攝影展;今年12月,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等聯合舉辦“汪強攝影紀實小崗30年”大型展覽。

      走在時代前列的文學“皖軍”

      許輝(安徽省作協常務副主席)

          對于農村改革開放的策源地安徽來說,新時期安徽文學的崛起,與改革開放的歷史和命運尤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新時期以來,安徽省作家在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文學評論等諸多文學創作領域成就卓著,一大批優秀作品獲得全國文學獎項,在文壇享有“皖軍”之譽。新時期初期,構成全國文學主潮的傷痕小說、反思小說、朦朧詩以及“歸來詩人”等在安徽文學界都有不俗的表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后,以陳登科、魯彥周、公劉與嚴陣等為代表的一批老作家恢復了藝術創造的青春活力,以劉祖慈、祝興義、梁小斌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作家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創作熱情與創造精神,涌現了《天云山傳奇》、《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飛天》、《哎,大森林》、《為高舉的和不舉的手臂歌唱》、《中國,我的鑰匙丟了》、《抱玉巖》等一大批獲得全國大獎或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的作品。安徽報告文學迅速把握了時代跳動的脈搏,在“大包干”尚未得到完全認可的時候,就出現了江流的《春回皖東》、劉祖慈的《重新飛起的鳳凰》、徐子芳的《鳳鳴中都》、溫躍淵的《鳳凰展翅》等優秀之作。安徽詩歌在全國詩歌界獨樹一幟,90年代的安徽詩歌創作雖然沒有80年代那樣顯赫,但依然保持著平穩發展的勢頭,新時期以來的青年詩人中,梁小斌、梁如云、陳所巨、沈天鴻、陳先發、葉匡政、楊鍵等人的創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近年來,安徽不少作品分別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中國兒童文學獎、宋慶齡文學獎和蒲公英文學獎等等。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安徽省作協主辦了一系列作品研討會,包括楊鍵詩歌研討會、嚴陣從事文學創作50周年研討會等;舉辦了安徽省首屆小說對抗賽、第二屆簽約作家簽約儀式等活動;主辦承辦了一系列采風活動,包括“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新農村新鳳陽”中國作家看鳳陽采風活動、中國靈芝之鄉旌德文化之旅采風活動、安徽作家潛山“古皖文化之旅”采風活動、安徽女作家石臺秋浦漁村踏秋休閑筆會。通過這些活動的舉辦,有力地推動了安徽省的文學創作,擴大了安徽省作協的影響。

      歷史新起點上的安徽舞蹈

      鄧曉焰(安徽省舞協負責人)

          “國家社稷以舞見興衰”,伴隨改革開放一路走來的安徽舞蹈,也經歷了曲折動人的30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撥亂反正的思想路線,安徽舞蹈界開紿蘇醒,長期受到壓制的創作熱情得到釋放。1984年,安徽省首屆“江淮之秋”歌舞節上,大型舞劇《冬蘭》打破了沉寂的安徽舞壇。

          安徽省舞協自成立以來,因勢利導開展多種專業舞蹈、企業舞蹈、中青年舞蹈、少兒舞蹈賽事,組織推薦安徽少兒舞蹈十數次參加國際、國內藝術活動,把安徽少兒舞蹈推向全國較為領先的地位。《向前沖》、《我真棒》、《布谷·播谷》、《唱起黃梅跳起舞》、《淮河小丫》、《踢踏十分鐘》、《花裙子飄起來》、《我和小鳥拉勾勾》、《格桑花的祝福》等在“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中獲優異成績的作品,先后參加了慶祝建黨80周年舞蹈精品晚會《盛世華章》、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春節大聯歡、美國夏威夷“中國文化年”、香港舞蹈博覽等演出,提高了安徽少兒舞蹈的知名度。作為安徽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安徽花鼓燈于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特別是花鼓燈群舞《歡騰的鼓鄉》,自1986年起,先后獲全國廣場舞蹈匯演大獎、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大獎、文化部群星獎金獎、沈陽國際秧歌節最高獎、民間文藝山花獎金獎等,十數次在全國大型文化活動中獲獎。2008年,安徽省委宣傳部提出“舞紅花鼓燈”的口號,為花鼓燈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安徽曲藝在繼承中發展

      王若祥(安徽省曲協副秘書長)

          早在安徽省曲協成立以前、“文革”結束之后,安徽曲藝藝術就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合肥、淮南、長豐的相聲演員在合肥聯袂上演了一場“相聲大會”,引起了轟動。從1979年開始,各曲藝團、隊率先在全省文藝團體實行了承包責任制,為全省藝術團體演出體制改革做出了表率,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協會自1982年成立以來,舉辦了“銅陵杯”全國相聲新作大賽、首屆中國相聲節等大型活動,并先后舉辦了3次全省曲藝調演和3屆“安徽曲藝節”。全省共有500余人在省內各項曲藝評比、比賽中獲獎,近百人在全國各項曲藝評比、比賽中獲獎。

          30年來,省曲協通過召開曲藝作品研討會、座談會、改稿會、征文比賽、作品評比等方式,充分調動廣大曲藝作者的積極性,促進了曲藝創作的開展和繁榮,先后編印出版了《傳統曲藝贊賦選》、《安徽省相聲評比獲獎作品集》、《安徽省曲藝選(1949-1999)》、《安徽曲苑新歌》等多部曲藝作品集。30年來,省曲協堅持做好傳統曲藝的挖掘、整理和搶救工作,組織專人多次深入阜陽、宿州等地區,走訪老藝人,采取多種形式對傳統中長篇曲(書)目進行錄音、整理,整理中長篇曲(書)目近20余部,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了10余部,其中一些作品還由省級以上音像社灌制了盒帶,發行量高達數十萬。特別是從2002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屆的安徽曲藝節,為廣大曲藝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藝術成就和進行藝術交流的廣闊平臺。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安徽省曲協舉辦了安徽省第四屆曲藝節,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改革開放以來黨對文藝工作的一系列政策,為安徽曲藝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氣候,安徽曲藝未來發展的前景令人樂觀。

      新徽派美術重現光彩

      張松(安徽省美協秘書長)

          安徽省的美術事業在改革開放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流派紛呈,風格多樣,為全國美術做出了重大貢獻。改革開放之初,安徽的美術家們密切關注現實,以手中畫筆為改革新氣象增光添色,在全國獲得良好反響。1980年,中國版畫家協會在黃山成立,推動了安徽版畫的進一步發展。1985年,安徽省美協協助中國油畫藝委會召開了全國會議,這是一次在思想上撥亂反正的會議,對美術界在創作思維上產生很大影響。首屆全國山水畫展是由安徽舉辦的,這對國畫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新時期,除了承辦第16屆全國版畫大展、2003年全國中國畫展、第16屆國際美術大會等活動之外,省美協召開了新時期安徽美術戰略發展研討會,為發展安徽美術建言獻策,提出要關注時代生活,體現地域特色,弘揚徽派傳統,重鑄世紀輝煌。在新時期鮮明地提出弘揚徽派文化,把新徽派美術作為一個重點品牌來打造。這幾年省美協推出了新世紀安徽美術大展,一方面為全國美展選拔了優秀作品,另一方面為安徽美術界搭建了最高規格的平臺,培養了人才,促進了創作。我們還利用黃山優勢,舉辦了兩屆黃山美術論壇,分別討論了百年水彩畫和當代水墨畫的狀況,展覽、研討、寫生同時進行,創作實踐和美術評論相得益彰。

          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我們推出了“金色的田野——農民畫畫農民”大型展覽,以反映改革開放30年安徽農村的巨大變遷為主題,組織專業畫家畫農民、農民自己畫自己。這次展覽已經在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滁州市舉辦首次展覽,并將在合肥展出。其中,由省美協聯合省文化廳、省文聯組織張國琳等6位畫家共同創作的反映鳳陽小崗農民“大包干”的美術作品《生死印》一經展出,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安徽文藝評論新發展

      張啟生(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

          改革開放之初,蘇中等安徽省老一代評論家,通過組織評論活動,撰寫評論文章,清理“左”的文藝路線的余毒,在文藝領域撥亂反正和解放思想,為安徽文藝的健康發展鼓與呼,為當時安徽文壇的“井噴”做出了極大貢獻,對全國文藝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文藝創作的發展,在各方面的關注下,安徽省的文藝評論工作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從組織形式和隊伍建設來看,2002年6月成立了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使散落于全省各地各個領域中的文藝評論家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聯系紐帶。隨后幾年,蕪湖、池州、阜陽、馬鞍山、巢湖、淮南等地先后成立了市級文藝評論家協會,其它地市也紛紛籌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安徽省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已發展會員400多人,社會各界也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參與文藝評論工作。在開展文藝評論工作方面,安徽省評協先后創立起文藝家們交流與對話的平臺“安徽文藝論壇”、文藝理論評論發表的主要陣地《文藝百家》、文藝評論文章評獎制度“安徽省文聯文藝評論獎”、文藝評論家培訓機制“安徽省中青年文藝評論家高級研修班”。近年來,安徽省評協以極大的熱忱努力開拓文藝評論事業,積極引導廣大文藝評論家關注當代關注安徽的文藝創作現實,積極扶持理論評論相對薄弱的藝術門類開展文藝評論活動,極大地調動了評論家們的工作熱情,促進了文藝創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現在,我們正在進行“安徽文藝論壇”理論評論文集的組織編撰工作,全面總結安徽文藝50多年來的成就,已經出版了其中的書法卷。我們還在籌備“2008年安徽文藝論壇——改革開放30周年安徽文藝創作回顧與發展”學術研討會,組織專家對30年來各藝術門類進行梳理,圍繞論壇還要舉辦文藝創作成果展。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久别的草原在线影院电影观看中文|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视频|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120软件|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