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祥談藏家經驗:不貪小便宜拒聽故事
趙無極 《10.01.91》 130×162cm(局部) (該作為2011年郭慶祥從倫敦蘇富比以160萬英鎊拍得)
郭慶祥。吳平 攝
□藏家傳經
在保利拍賣推出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后,郭慶祥4月18日在微博上發言:“現在我是不會買《萬山紅遍》了!”昨天,郭慶祥接受《京華時報·藝術品投資周刊》采訪,在談到收藏話題時,他勸藏友收藏應多與藝術家交流長知識,收藏最大的忌諱是貪便宜。
>>談藏品方向
愛藏有創新性的作品
繼上一條微博后,郭慶祥4月19日在微博上發言:“商品畫家為了賺錢可以迎合商家重復自己。要做大師一定要有創新精神,學術要嚴謹。”他認為,真正的藝術作品一定要保持原創性和唯一性,同一件作品的復制沒有任何意義,只有懂得創新的畫家,才能真正繼承傳統。
郭慶祥主張“借古以開今”,當代藝術家不能臨摹傳統的皮毛,應該去繼承創新精神。
因為對創新的鐘愛,吳冠中《蘇醒》中獨到的創新手法,讓郭慶祥回味無窮。這幅作品是吳冠中創作于1998年的一張巨幅抽象水墨,第一次見到它,郭慶祥用兩個字來表達當時心情:震撼!巨大的視覺沖擊力下能感受到生命勃發的意境。郭慶祥說,吳冠中是一個不斷否定自己的藝術家,總是用繪畫語言持續地創造新的藝術生命。
郭慶祥認為這種心靈震撼更多源自藝術家本人真情實感的創作態度。他評價現在很多藝術家功夫在畫外, 迎合和討好普通大眾的審美并不是對美術真正的理解,頂多稱為畫匠。
>>談收藏心得
與畫家交流提升審美
郭慶祥認為,與藝術家多交流是深刻理解藝術家作品的捷徑之一。他說,和藝術家在一起只談藝術,不談其他,純粹的對話讓郭慶祥更了解藝術家的內心世界,理解藝術家們的創作態度。
對于郭慶祥來說,1999年認識吳冠中是他的莫大幸運,正是吳冠中讓他對人生、對藝術的理解發生了重大的轉折。郭慶祥回憶,吳冠中是一個敢講真話的藝術家,這是藝術創作最基本也是最難得的精神。這也是郭慶祥在收藏時尤其鐘愛吳冠中作品的重要原因。
和好朋友石齊的交流,讓郭慶祥開始走進趙無極的世界。2005年,石齊告訴郭慶祥,作為一個好的藏家,一定要關注趙無極,石齊評價趙無極是用西方藝術創作態度結合東方繪畫意境,是藝術史上了不起的藝術家。自此,郭慶祥開始注意并研究趙無極繪畫作品,等到自認為成熟時,就開始收藏。
收藏的過程對于郭慶祥來講就是學習的過程,學習一方面來自與藝術家的直接對話,另一方面便是來自廣博的專業知識基礎。這兩者的結合使他對藝術的理解有了更高層面的理解,是提高審美的一種途徑。
>>談藏家經驗
不貪小便宜拒聽故事
與許多剛入行的藏家“只買貴的”不同,郭慶祥的收藏理念是只買對的,不一定買貴的。所謂對的,首先要是真的。而真品的價格自然不菲,如果貪小便宜,以為能以很低的價格在市場上買到大師的作品,是不可能的。
郭慶祥說他的收藏渠道主要來自畫家本人、拍賣市場以及藏家同行。但是,從拍賣行買拍品時要注意作品的來源,不能聽那些天花亂墜的故事,好聽的故事里面往往是陷阱。
除了拒絕聽故事,還需謹慎鑒定。因為市場上造假的功夫比鑒定研究的功夫下得更深。造假者受利益趨動,為了多賺錢,從制假到販假的過程中,不僅要花很大精力去研究作品,而且想盡一切辦法編造作品來源糊弄藏家。他說:“鑒定師也是人,不是所有東西靠肉眼都能看準,對于剛入門的藏家為了避免損失一定要小心?!?/p>
■收藏十問
1.選擇藏品的步驟
先喜歡、再研究、最后收藏。
2.收藏作品的類型
只收繪畫。
3.有哪些藝術家作品
吳大羽、趙無極、吳冠中、石齊、潘天壽、石魯、李可染等。
4.是否收藏國外作品
很希望,但是兜里缺錢。
5.收藏中獲得的樂趣
精神享受。
6.拍賣撿過漏嗎
沒有,這基本不可能。
7.收藏心態
忌諱貪便宜。
8.下一步收藏計劃
修建藏館。
9.投資和收藏的關系
收藏必須投資,投資是為了更好地收藏。
10.買不到怎么辦
有價值的作品,看到了,買不到也無所謂。
本報記者 胡蘭杰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