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世界黃金需求顯著回落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第二季度的全球黃金市場,那就是慘淡。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投資機構對未來金價的看淡。
黃金消費量創2010年以來新低
16日,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在其發布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中稱,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量為990噸,同比減少7%,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首飾消費量為418.3噸,同比減少72.3噸;投資需求量為302噸,同比減少88.3噸。二季度的黃金總需求折算價值約為5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
該報告認為,引起黃金需求下降的最大原因在于印度市場的疲軟。據統計,今年第二季度印度在黃金飾品和投資方面的需求只有181.3噸,同比降幅達到38%。中國黃金需求的下降是另一個重要因素,第二季度中國黃金投資和首飾需求為144.9噸,同比下降7%。
經濟環境抑制黃金需求
“黃金市場的表現反映了經濟環境依然嚴峻。”世界黃金協會投資部董事總經理郭博思(Marcus Grubb)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黃金市場需求出現同比下降,可能還與去年同期全球黃金需求過強有關。數據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量達1065.8噸,其中印度和中國的需求量分別為294.5噸和156.6噸。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金價處于明顯的振蕩市,這對黃金投資者的信心影響很大。”興業期貨分析師龍玲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尤其在中國市場上,金價走勢的不明朗導致了投資者的謹慎情緒。同時,由于二季度國內經濟顯現放緩跡象,消費者對金飾的需求也在下降。對于印度來說,二季度黃金需求的下降主要是受到盧比大幅貶值以及黃金交易稅開征的影響。
黃金仍是資產保值工具
不過,二季度世界黃金市場上并不全是壞消息。
世界黃金協會的這份報告顯示,二季度官方機構黃金需求量達到創紀錄的157.5公噸,較2011年同期翻了一倍多。官方機構需求占全球黃金需求總量的比例也提升至16%。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土耳其和烏克蘭均宣布增加了黃金儲備。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各國央行的購金量為254噸,同比增幅達到25%,這也使得全球在金飾、投資等領域的需求下降部分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
郭博思認為,作為長期投資者,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目的在于實現國家外匯儲備資產的多元化。各國央行增持黃金的舉動說明,黃金作為資產保值工具和流動性來源的基本屬性并未改變。
機構仍看好金價走勢
盡管二季度國際金價累計下跌4%,創2008年9月以來最大單季跌幅,但一些機構對今年余下時間甚至更長時間內的金價走勢仍存有期待。
本周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的監管文件顯示,曾在去年將黃金稱為“終極泡沫”的索羅斯,其管理的對沖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增加SPDR黃金EET持倉至88.44萬股(一季度為31.955萬股)。同期,在次貸危機中一戰成名的投資大佬約翰·保爾森,其管理的對沖基金也增持了453萬股SPDR黃金ETF,總持倉達到2180萬股。
早在今年6月份,高盛就認為,在歐美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乏力、實物黃金需求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未來6個月內黃金價格或將漲至1840美元/盎司。標準銀行在其發布的三季度展望報告中預計,金價仍將上行,2012年的平均金價將達到1735美元/盎司。
“在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和傳統消費旺季來臨的背景下,三季度全球黃金市場表現將有所改善。”龍玲表示,除了供需基本面轉好外,目前市場對9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上推出QE3也有所預期。同時,為應對通縮風險,相關國家貨幣政策的調整也會對后市黃金價格形成支撐。()
(編輯: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