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拍:中國書畫仍為拍賣市場焦點
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資金流動性收縮的經濟環境下,經歷了春拍的爆發和秋拍的回調,中國藝術市場進入調整期的言論已盡人皆知。盡管如此,各拍賣公司似乎并未受此影響,秋拍一結束,各拍賣公司工作人員“戎裝上陣”,紛紛前往國內外征集作品,近期已陸陸續續公布出一些專場及拍品的訊息。看到拍賣公司發出的明星拍品喜訊,面對業界人士的熱烈討論,及買賣雙方的觀望,業內人士紛紛作出預測。2012年春拍走勢究竟會如何?哪一品類會取得突破性成績?
海外早春市場增強信心
2012年早春海外市場發出回暖的訊息,倫敦和紐約當代藝術拍賣取得了不錯的拍賣成績。2月14日,倫敦佳士得當代藝術拍賣夜場以8057.61萬英鎊單場交易額創下其在倫敦的歷史第二高的紀錄,弗朗西斯·培根的肖像畫以2132萬英鎊成交,創下倫敦佳士得自2008年2月以來第二高單品成交額紀錄,也成為佳士得春拍成交價最高的單件作品;次日于倫敦蘇富比的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也以5068.85萬英鎊的成績告捷,63件拍品成交57件,成交率為90.5%,格哈德·里希特的油畫《Abstraktes Bild(768-4)》以485.73萬英鎊摘得本場桂冠。三周后的紐約,蘇富比與佳士得的兩場當代藝術拍賣也都成功超越預期成交額。
海外中國藝術品拍賣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一利好的拍賣信息,更增加了人們對今春拍賣的信心。在剛剛落幕的2012年紐約亞洲藝術周中,中國古代書畫拍賣表現強勁,總成交額達到1.404億美元。九成以上作品超過估價,很多超過估價幾倍甚至幾十倍。3月22日紐約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推出的163件中國古代書畫精品,在經過現場及電話委托買家的幾番競價之后,有119件拍品成交,專場總成交額為3516.2萬美元,成交率達到73%。其中,估價75萬至100萬美元的《南宋四朝宸翰》手卷以568.25萬美元成交,成為紐約亞洲藝術周上最貴的拍品,遠超最高估價的5倍。這無疑給原本發展走勢良好的中國古代書畫市場打了一針助推劑。
相對中國書畫市場,中國瓷器雜項市場相對溫和,但仍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3月20日紐約蘇富比“中國瓷器雜項專場”總成交額為2070.98萬美元,遠遠超過最高估價1680萬美元。其中,來自馬薩諸塞州的私人藏家之手的兩件乾隆筆洗受到了全場的熱捧,93號乾隆時期的粉彩瓷筆洗以198.65萬美元成交,拔得本場頭籌;94號乾隆筆洗以153.85萬美元的成交價位居本場第二。
從海外早春市場的表現可以看出,2012年春中國書畫仍為拍賣市場中的焦點,明清官窯瓷器仍備受關注,民窯瓷器市場行情上揚。今春海外當代藝術市場出現了一定的回暖,這將增強人們對國內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復蘇的信心。
明星拍品帶來期待
近幾年來,中國書畫拍賣市場一枝獨秀。從拍賣公司發出的征集訊息得知,今春中國書畫精品佳作將頻現各拍賣會。作為拍賣領域中最大的交易門類——中國近現代書畫今春釋出量仍比較多。本季度,中國嘉德推出的明星主打拍品是李可染創作于1974年的《韶山》,此作品為李可染的經典構圖和革命圣地山水創作的集大成之作,曾是1996年秋季中國嘉德《新中國美術作品》專場圖錄的封面作品。北京保利書畫作品主要有來自臺灣藏家的傅抱石《幽對鳴泉》、張大千絕品《李檢法定林蕭散圖》、李可染晚年經典巨制《井岡山》,及徐悲鴻經典水墨巨制《七喜圖》等,這些拍品將是北京保利爭奪近現代名家市場的重要籌碼。中國古代書畫作為樹立中國書畫市場價格標桿的品類,以其稀缺性和藝術價值被稱為藝術市場“硬通貨”。《乾隆御筆書畫合璧冊》為保利突破古畫紀錄的重要拍品,宮廷藝術成為近幾年市場熱捧品類,其市場地位不可撼動。北京匡時再次推出王鐸作品《臨徐嶠之帖》,此作品為日本著名書道家鈴木景堂舊藏。
盡管瓷器雜項在2011年秋拍市場份額有一定的縮水,今春各拍賣公司仍堅持不懈地征集和宣傳,畢竟好東西不愁賣。香港在瓷雜領域具有更好的市場基礎和積累,在這一領域具有重要優勢。這一季度,香港蘇富比推出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作品涵蓋了由北宋至清朝的一批首見于市場的拍品,其中,來自日本私人收藏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為其壓軸之作,以天價2.087億港元成交,刷新宋瓷拍賣世界紀錄?,F今全球遺存之汝官窯瓷,有序可循者僅79件,幾乎皆為博物館典藏。除本品外,僅余6件仍屬私人收藏,此中3件為普通圓形水洗,3件為淺盤,其中1盤尺寸有損減。
近幾年中國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一波三折,市場行情時晴時雨,但早期油畫經典作品和當代藝術早期精品仍備受青睞。2011年秋港澳臺地區這一板塊市場支撐力度增強,用18.85%的上拍量市場份額支撐了40.13%的成交額份額。今春,香港蘇富比在這一板塊也加大了拍賣力度,精心策劃了新繪畫風格特別單元“沒有主義——重回繪畫本身”,推出張恩利、王興偉和賈藹力等藝術家的作品。此外,明星拍品還主要有趙無極20世紀80年代巔峰期巨作《25.06.86桃花源》、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全家福2號》、方力鈞的《1993 No.4》、劉煒的《狗》等。香港蘇富比今春當代亞洲藝術板塊總成交額逾2.11億港元,為其當代亞洲板塊第二高成交額。內地拍賣行在這一板塊也積極爭取,以期促進這一板塊市場行情的復蘇。
步入調整期的2012年春拍,將進入一個謹慎平穩的交易環境,中國書畫將依然是各個拍賣門類中的主導性板塊,差別僅在于不同的流派以及不同的藝術家陸續呈現新的成交紀錄。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推出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信心度調查也顯示,中國近現代書畫仍是受關注度最高的品類,比例為30.99%,瓷器被關注度為27.27%,中國古代書畫受關注度為16.12%。
(編輯:歐陽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