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買家熱捧內地首輪春拍
“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專場,作為中國嘉德春季大拍第一天的夜場拍賣,可謂影響北京第一輪春拍乃至整個2012春拍市場大局的風向標。整個專場的拍賣結果對市場最大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其77件拍品拍得近6.4億元的總成交額的優異成績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對市場信心的大幅提振上。從拍賣結果看,老藏家果斷出手,新買家已經入場,或帶動今年整個市場行情看漲。
老舍夫婦珍藏引爆夜場
5月10日,“大觀”在“人山人海”的圍觀人群中開槌。拍賣伊始,為老舍夫婦珍藏專設的“老舍胡絜青藏畫”就拍瘋了:16件拍品100%成交,總成交近1.68億元。齊白石的《向日葵》奪得開門紅,估價220萬元到320萬元,成交價高達1552.5萬元。全場共8件齊白石的作品,張張成交價都超過千萬元,而最后兩張作品競拍時,買家更是一上來就跳叫到500萬元,其中第7張《工蟲鳶尾花》拍得全場最高價:1840萬元。此后吳昌碩的《苔石桃花》,買家多次跳叫,從300萬元、400萬元到500萬元連跳三級,最后1300萬元落槌。再接下來的4張黃賓虹、1張傅抱石的作品,差不多都以最低估價10倍的價格成交。最離譜的是最后的于非闇《大麗花》,32萬元起拍,850萬元落槌。對此,場內一些老買家向記者驚嘆,這樣的作品竟能拍出如此高價!他們猜測,也許是新買家在搶籌碼。
嘉德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女士表示,這個專場出于為慈善事業籌款的目的,作品底價比較低,但之所以受到市場如此熱捧,卻主要源于拍品本身十分精彩。尤其是老舍本人的審美眼光與品位非同尋常,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同。令人意外的是,幾幅黃賓虹晚年的代表作雖然尺幅都不大,卻大多拍出10倍于底價的高價。在她看來,這是老舍的成功,而非市場的成功。不過其市場表現如此火爆,卻能帶動新買家入場,帶動整個市場行情看漲。
劉益謙大舉“掃貨”
隨后的近現代書畫部分,38件拍品共拍得近2.8億元的總成交額。其中,拍前被市場廣為關注的張大千工筆仕女《紅佛女》不負眾望,從950萬元起拍,最后以7130萬元成交,幾乎6倍于底價。記者注意到,著名收藏家劉益謙叫了最后一口。無獨有偶,此后的張大千《峨眉接引殿》,劉益謙又一錘定音,以2800萬元的落槌價將其收入囊中。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劉益謙畢竟是大藏家,有足夠的經驗,不同于市場上的新買家,雖然這兩件佳作都出自張大千之手,但是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代表作,相互之間沒有可比性,所以會雙管齊下。而古代書畫部分,23件拍品也拍得逾2億元的總成交額,至于其近70%的成交率,也因為其與近現代書畫截然不同,買家冷靜,賣家惜售,藏家都有各自鮮明的收藏體系與性格。盡管近年來吸引了許多新人參與,但依然是一個行家市場。記者注意到,在這個專場里劉益謙也是兩度舉牌,并以50萬元為臺階與對手周旋,經過艱苦的拉鋸戰將拍品收入囊中:一件是龔賢難得一見的巨幅精品《別館高居圖》,他與另一位買家從2300 萬元開始拉鋸,一直追到3250萬元落槌;還有一件是髡殘的《為周亮工作山水》,最后以2050萬元落槌。
藝術市場理性回暖
記者注意到,與開始調整拍賣策略的去年春拍相比,今年春拍中國嘉德的“大觀”總成交額已經足足翻了一倍。這一方面表明,面對藝術市場的調整行情,嘉德的“大觀”已趨于成熟,真正具備了風向標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藝術市場已經指出了調整的谷底。業內將其定義為“理性回暖”,市場雖然再拾升勢,但整體看還比較冷靜。今年嘉德四季和香港春拍雖然書畫拍得好,畢竟對整個大盤影響不大,而這次“大觀”的拍賣結果對市場的影響則很實在,使同行、買家和賣家很受鼓舞,有助于市場信心的恢復。
郭彤指出,從今年春拍中可以看到剛剛入市的新買家。不過,他們非常小心,出手謹慎,會選擇一些認同度高的專場競拍,因為這些拍品可以閉著眼睛去買,而且他們一上來就比較理性。所以,雖然他們也參與“大觀”的拍賣,但最后得標的并不多。相比之下,這兩年藝術市場雖然處于調整行情中,老買家卻從來沒有退場,而是伺機而動,從“大觀”的幾件重磅拍品看,都是他們在爭搶。
(編輯:高晴)
· | 中國崛起的藏家群體分析 |
· | 論藏與展和拍與捐 |
· | 500件藝術品保真拍賣將在北京舉槌 |
· | “佳士得秋季拍賣2012”預展在港舉行 組圖 |
· | 無底價拍賣:市場調整期的經營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