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教育,永不可缺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畢生的心愿,而為孩子提供什么樣的教育則是能否實現這一愿望的的關鍵!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零歲開始的早期教育,是播種的耕耘,開始生命的編程,建構孩子一生對世界的基本反應模式。把握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就把握了孩子的未來。
究竟應當教給孩子什么呢?“教什么”是戰略問題,“怎么教”是戰術問題。戰略高于戰術,戰術上的錯誤允許犯一千次,但戰略上的錯誤絕不允許犯一次!
追問在任何時代、任何變遷下,最基本 、最不會變的東西是什么,進而訓練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對倫理、人生等問題的看法以及創造性的學習思維能力,這也正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受用一輩子的東西。
經典教育就是讓孩子在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通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經典文化,開發其高度智力、培養其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根基教育!就是解決孩子最終成為什么樣的人?如何才能讓孩子更有出息?如何讓孩子一生幸福快樂?
而經典,則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中華國學經典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積淀的中華文明之精髓、先賢智慧之結晶!典型的代表著作有《大學》、《中庸》、《論語》、《老子》、《易經》、《孟子》等。只要研讀其中的任何經典并惠受其澤,就能有與眾不同的氣質,然后實現其成己成物、造福社會的理想。因此,自古便有“遺子黃金滿籯 ,不如教子一經”之佳言傳世。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留給我們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無價之寶。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優秀文明,作為中國人,究竟應該從祖宗留下的文化寶庫里繼承哪些財富,以此融貫東西文明,在世界的舞臺上獨領風騷?
早在1995年第八屆全國政協會議上,趙樸初、葉至善、冰心、曹禺 、啟功 、張志公、夏衍、陳荒煤、吳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國政協委員以016號正式提案的形式,發出《建立幼年古典學校的緊急呼吁》。黨中央、國務院發出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粹、全面提升國民文化和道德素質、用文化影響世界”的偉大號召。
國學經典教育目前已是國家倡導,百姓關注,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國學教育從娃娃抓起”正在成為社會大眾的共識,由于經典教育擁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它的基礎性和對孩子未來人生影響的深遠性,沒有任何一種教育能與其匹敵。經過認真實踐的教師得出結論:其它學科給孩子帶來變化的效果遠不如國學所帶來的效果。
經過十余年在社會上的理念普及和教育實踐,全球已經有超過一千萬的兒童參與經典誦讀這項活動。通過海內外十多年來的共同試驗,人們逐漸認識到,誦讀國學經典對開發兒童潛能、啟發兒童的智慧有以下好處:
1、“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奠定孩子一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根基;
2、提升兒童的記憶力、專注力,開發生命的潛能;
3、明顯快速增加識字量,語文程度提升;
4、培養讀書興趣,增加知識面,帶動其它學科成績的提高;
5、父母子女一起讀經典,更能增進親子感情,是最好的親子活動。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