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由省文聯副主席潘學聰帶隊,省文聯調研組一行4人到石家莊市文聯進行調研。
石家莊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周喜俊從編制、機構、經費、活動、人才、精品等幾個方面,向調研組介紹了該市文聯的工作經驗和石家莊所轄17個縣(市)文聯情況,以及市內6區豐富的文藝資源和人才資源。近幾年,石家莊市文聯以“十大協會活起來,各縣文聯動起來,激勵機制建起來,人才隊伍帶出來”為總體思路,以“開門辦文聯,服務到基層”為抓手,以“樹旗幟,帶隊伍,育人才,出精品”為目標,積極開展全方位的文藝志愿服務,使全市文藝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橋東區文學藝術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政協副主席蔡玉霞,作為基層文聯的代表,也介紹了縣區級文聯的基本情況和工作經驗。
石家莊市文聯改“送文藝”為 “種文藝”的工作經驗,以及實施的人才培養和精品獎勵機制的做法,引起調研組的高度關注。
機構覆蓋化。是石家莊市文聯推動文藝生態發展的一大舉措,市文聯領導以走基層常態化的工作方式,積極幫助協調,促成各縣(市)區文聯成立,并指導他們圍繞縣里的中心工作謀劃活動,形成了縣里大事有文聯,縣里有事找文聯,文聯困難有人管的良性循環狀態。比如行唐縣“中國紅棗文化之鄉”、正定縣“中國書法之鄉”等,縣文聯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石家莊17個縣(市)都成立了文聯,各縣文聯工作開展的紅紅火火。市內6區也在籌備成立文聯。
活動品牌化。是石家莊市文聯把握正確文藝方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又一舉措。為使全市文藝工作者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方向,他們從2005年開始,連續多年以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大型主題活動,十大協會主席談;全市文藝創作大會;文藝發展論壇暨成果展;基層文聯工作經驗交流會;全市青年文學創作會議;革命老區平山行大型采風活動等等。這些具有導向性的主題活動,使全市文藝工作者步調一致,形成了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
人才普及化。石家莊市文聯在人才培養上,打破傳統工作方式,不搞拔苗助長的短期行為,全面實施“育樹”工程,通過一年一屆的書法美術攝影展,二年一屆的合唱藝術節,三年一次創作大會,送文藝下基層、進校園、到社區等舉措,邀請全國和省、市文學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基層文藝骨干進行面對面培訓,采取多種有效方式,把骨干人才、校園人才、社會人才凝聚到一起,培養了一支“不走的文藝隊伍”,在文藝志愿服務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在他們的帶動下,基層合唱團、文學社團、書畫社等民間團體紛紛涌現。
精品人民化。精品創作從深入生活抓起,堅持面向人民的創作理念,是石家莊市文聯堅持不懈的做法。從2006年以來,他們設立了一年一度的大報大刊獎,兩年一屆的文藝繁榮獎,以獎勵反映現實生活,緊扣時代脈搏的原創作品為主。這些激勵機制,促進了人才的健康成長,為精品創作提供了人才支撐。形成了人才成長的群體優勢。在省作協文學院兩年一屆的合同制簽約作家,石家莊市連續三屆都是全省第一,而且全部是近幾年涌現出來的青年作家。在省和全國的文藝評獎中,石家莊的青年作家也因堅守為人民而創作的理念而屢屢獲獎。
石家莊市文聯的經驗和做法,省文聯將總結整理后在全省文聯系統加以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