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曲藝節精彩紛呈
冉茂金
金秋曲壇逢盛事。10月26日至31日,來自27個省、市、自治區的曲藝界人士歡聚北京,共同打造出色彩繽紛的由中國曲協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曲藝節。京韻大鼓、東北二人轉、四川清音、山東琴書、蘇州評彈、河南墜子、廣東粵曲、廣西文場、常德絲弦、萍鄉鑼鼓、青海評弦、評書、相聲、快板、小品等各具特色的數十個曲種薈萃出近百個節目,集中展示出第三屆中國曲藝節以來曲藝創作、表演方面繼承、改革、創新的藝術成果,為黨的十六大獻上了一份厚禮。
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中國文聯主席周巍峙,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樹文,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覃志剛,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牧、胡珍、仲呈祥等出席了曲藝節的相關活動。中國曲協主席羅揚在開幕式上講話。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協常務副主席、分黨組書記劉蘭芳在閉幕式上講話。
本屆曲藝節共展演9臺節目,包括開幕式、相聲專場、北京市曲藝團建團50周年慶典演出,中國廣播藝術團相聲專場、曲藝綜合場三場、黑龍江曲藝專場、部隊系統曲藝專場暨閉幕式。幾天來,曲壇群英聯袂登場,競相獻藝。曲藝綜合場集全國各地曲藝名家,充分展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曲種。相聲專場集全國著名中青年相聲演員,其節目以近年來新創的佳作為主。在北京曲藝團50周年慶典演出中,耄耋之年的琴書泰斗關學曾以及馬靜宜、馬玉萍、梁厚民等名家的演出,把觀眾帶入北曲過去那激情燃燒、熱火朝天的年代,種玉杰、王淑玲等后起之秀的演出,則展現了北曲繼往開來新一代的風采。中國廣播說唱團的相聲專場,實力雄厚,頗具創新意識。部隊系統曲藝專場,充分展示出人民解放軍的創新意識、創作水平和雄厚實力。
縱觀本屆曲藝節,各屆曲藝人士不但大抖絕活,也大顯新活。參演的節目,注重創作與創新,緊扣時代脈搏,歌頌改革開放,歌頌家鄉美,歌唱國泰民安的新創作節目居多;在表現形式上,也大膽創新,極富感染力和時代氣息。參加演出的演員也多為各地近年來涌現出來的曲藝新人,其中年紀最小的只有8歲。這些曲藝新人為曲藝事業帶來一股青春氣息。劉蘭芳說,本屆曲藝節的成功舉辦,進一步證實了廣大曲藝工作者繼承、發展、革新曲藝藝術的智慧、能力、勇氣和豪情,對曲藝藝術未來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曲藝節期間專門召開了“曲藝創新與發展”理論研討會,不僅曲藝評論家與各地曲協負責人,曲藝創演人員也紛紛到會,踴躍發言,談切身感受,說得失經驗,為曲藝在多元文化時代的繁榮發展獻言獻策。
來源 2002年11月8日 中國藝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