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回顧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和推進的“革命、建設、改革三件大事”。對90年的輝煌成就進行了全面總結,對90年的奮斗歷程進行了高度概括。并且提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的大政方針,強調了在文藝工作中要繼續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90年來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名黨員文藝工作者,我們應該始終牢記:生活是我們的藝術之源,我們的藝術要根植于人民;我們是人民的演員,我們的文藝要服務于群眾。
縱觀新中國的歷史,文藝要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始終一脈相承。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的文藝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會上提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在第七次文代會上,江澤民同志指出,“要充分認識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認識人民群眾對文藝發展的基本需求”。新的歷史時期,胡錦濤總書記在第八次文代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一切進步文藝,都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建黨90周年之際,他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更是多次提到“人民”二字,并且提出“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正因為如此,從延安時代至今,我國涌現出了大批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經久不衰的文藝精品和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家。
藝術家們通過實踐,深刻地認識到“一切進步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之中”這樣一個真理。實踐中,黨對于文藝工作指導思想的正確性與前瞻性不斷得到印證。隨著實踐的推進,又促使我們文藝工作者在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道路上不斷地探索和創新。
在剛剛告一段落的中國曲協組織的“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和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第二次組織的字典捐贈活動中,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迫切期望和藝術家們的真誠奉獻,深深地打動著我的心。
7月8日,包括鞏漢林、金珠、句號、劉全利、劉全和在內的20多位藝術家作為志愿者,從北京出發飛往吉林,準備到四平市和梨樹縣參加中國曲協“送歡樂、下基層”活動和文基會的字典捐贈活動。然而在到達長春機場上空的時候,當地雷雨交加,飛機反復盤旋無法降落只得返回北京,這一個往返就是4小時。藝術家們并未因為惡劣的天氣而改變行程,因為當地百姓心中對文化藝術的渴求時刻牽動著大家的心。下午5點鐘,大家再一次滿懷希望地踏上飛往長春的航班,但偏偏天公不作美,長春上空雷雨依舊,飛機再一次返航首都機場。從中午到深夜,航班到達北京時已經10多個小時過去了。藝術家們沒有一人提出離隊,沒有一人放棄希望。這10個小時中,除了空中的顛簸,就是機場焦急的等待,辛苦可想而知。作為活動的組織者,面對如此有責任感、使命感,如此有愛心的藝術家們,在欣慰感動的同時,也十分不忍。他們推掉了所有的演出活動和工作事務,不拿一分錢酬勞,帶著對基層人民熱忱的真心,投入到我們的活動中。當和他們說到如果天氣條件持續惡劣可以改變計劃的時候,他們是這樣回答的:“我們是人民的藝術家,哪怕是云彩中間有一道縫隙,我們也要想方設法扎到基層去,基層百姓需要我們。”
時至深夜,藝術家們依然住在機場臨時安排的三人一間的賓館里,期待著第二天早上8點多的第三次飛行。7月9日早上,飛機終于擦著云邊降落到了長春機場。經過20多個小時的輾轉、顛簸、等待,藝術家們終于來到了四平和梨樹,旅途的辛苦在見到基層百姓一雙雙渴求藝術的眼睛、一顆顆渴望知識的心靈時,全部煙消云散,化作了表演的投入,化作了奉獻的熱情。演員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節目,送上了剛剛發行不到一周的新版《新華字典》,還為當地的孩子教授了相聲表演藝術課。人民群眾的微笑、人民群眾的認可、人民群眾的支持不僅堅定了我們深入人民群眾、深入社會實踐的信心,也深化了我們在今后的文藝創作實踐中,要更加貼近群眾、體現群眾生活,從基層群眾中獲取新鮮養分的決心。
胡錦濤總書記寄語我們:“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都要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積極反映人民心聲”;“人民創造歷史的活動,是文藝創作的豐厚土壤和源頭活水”;“脫離了人民,文藝創作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我們看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隨著當今人民群眾對于文化藝術需求的與日俱增,在熱鬧異常、充斥浮躁的演藝氛圍中,在一些一擲千金脫離群眾的藝術活動中,有些人把“人民演員”和“人民幣演員”劃了等號,這絕對有悖于人民和時代對我們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
作為黨和人民培養的文藝工作者,面對浮躁、低俗、脫離群眾的文藝作品和演藝形式,我們在堅決抵制的同時,應該廣泛地依靠人民群眾,體現群眾生活,不斷增強藝術表現力,提高藝術創作力,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文藝精品,做文藝作品創作生產的先導,并且要面向群眾、基層、農村,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的成果,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夯實基礎。
學習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作為從事文藝工作的黨員領導干部,結合具體工作實踐,使我深刻地體會到藝術與人民最深切、最本質的血肉關系,我們要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鼓勵創新,扶持弱者,服務基層。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而人民永遠是我們藝術家心中最可愛的母親,我們的藝術要根植于人民,我們的文藝要服務于群眾!
(編輯:曉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