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聯網訊 我創作的快板書《小平聽書》演出后受到好評,許多人一直問我這個段子的創作是從何而來,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我就說說這段感人的故事。
那是1979年10月,當時我借用北京燕京曲藝團(現北京曲藝團)的房子暫住。這天,一位名叫陳世通的老藝人到燕京曲藝團來辦事,不巧,該團全都出去演出了,因為我在我的快板老師高鳳山先生家見過陳世通先生,便請他到我屋里閑聊起來。陳世通曾經是宣武說唱團的演員,解放前就在天橋說評書,文革中,該團解散,陳先生也被迫到街道工廠糊紙盒。陳先生看到我桌子上擺著許多書籍和稿紙,一問,知道我在搞創作,他便說,他自己親身經歷的一段事情要是編一段書說出來肯定很感人,我說我只會寫快板書,您老說說看,什么事情?于是陳世通便把這段30年前的往事講給我聽。
新中國成立后,為揣摩觀眾的口味,陳世通在茶館閑聊時,聽到一段“百船大戰”的故事,其實是“百團大戰”,他聽錯了,再加上自己又沒什么文化,就按老書的底子,自作聰明地編了一段彭德懷大將軍打日本鬼子,大擺“百船大戰”的評書出來。一講,很受歡迎,上座的人也多了,效益也好啦,陳世通挺高興。
1950年燈節過后的一天,來了3位軍人聽陳世通說書,其中有一位正是鄧小平同志。陳世通不知道他是鄧小平同志,還是按封建帝王將相的一套言詞,生搬硬套講“百船大戰”,接著又講了一段老評書《戰宛城》后就散了場。沒想到3位軍人找到他,說他書講得好,只是那“百船大戰”講得不對。陳世通還想和人家爭辯,其中一位軍官攔住話頭說,我就是你書中提到的那個鄧小平,陳世通才恍然大悟,連連道歉。小平同志問陳世通,你這個材料怎么來的?是誰告訴你彭總指揮的這個戰役叫“百船大戰”呀?陳世通把他沒文化只有老書底子又想講新書等等實話向小平同志一講,小平同志不住點頭,說:陳先生,你有這個精神就了不起喲。又糾正說,這個戰役叫“百團大戰”,不過講錯沒關系,再編嘛!小平同志還讓陳世通有時間到自己那里,詳細給他講講“百團大戰”的重點部分,再讓秘書幫助他記下來。又說,你沒文化,那你怎么能把那些文言文和古詩等用白話講得頭頭是道?陳世通就把他師傅口傳心授、自己死記硬背、苦練評書的學藝過程講出來,小平同志邊聽邊笑著說:“不簡單,不簡單,這非一日之功喲。”
當時天氣很冷,小平同志見陳世通穿得單薄,渾身直打哆嗦,就馬上脫下大衣給他披上,還不時遞給他煙抽,和他坐在一條板凳上聊了近一個小時。臨走時,小平同志用紅藍鉛筆寫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衛兵同志:陳世通先生是我的老朋友,見此條后請將陳先生請到403房間,我和陳先生有事相商!”下面署名“鄧小平”。這張字條陳世通始終珍藏著。
小平同志臨上吉普車時,陳世通脫下大衣還給他,小平同志說:“這大衣就送給你陳先生喲,你講的百團大戰我可還要聽的。”之后,他讓秘書交給陳世通一元五角的聽書錢,還一再說:“你來呀,我幫你編新評書喲!”
講這件往事時,陳世通先生的眼睛一直含著淚花,我也深深地被這個故事感動了,于是便創作了《小平聽書》這個段子,每當我表演《小平聽書》時,都會想起小平同志曾說過的一句名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