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 于 健
第三小組發言的委員,一致認為工作報告文風樸實,對2003年工作概括很全面,2004年工作思路清晰,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體現了求真務實的精神。
姜昆委員說,沒想到2003年文聯做了這么多工作,報告還提到了曲協抗擊非典、去西北采風,可以看出各個協會都很有生氣。
劉蘭芳、劉大為、楊力舟、于健委員說,樹文同志的總結很實在、很全面,把文聯和協會的重大活動都概括在里面,文聯把各協會的優勢集中在一起,既有藝術品位,又增強了活動的影響力。比如百花迎春文藝晚會、永結同心展覽等,展示了文聯的優勢,確實如報告中所說:“生機勃勃,富有活力”。
姚志強、陳濟謀、俞向黨、王成典委員說,從樹文同志報告看到中國文聯的工作有聲有色,樹立了很有活力的形象,這本身就是對委員們的鼓舞。
高而頤委員說,中國文聯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對地方文聯十分支持。攝影、曲藝、美術、音樂、民間文藝家協會都來到浙江搞活動,覃志剛、劉蘭芳等領導深入基層令人感動。
接著,結合李從軍副部長的講話和2004年工作要點,委員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陳濟媒委員說,李從軍部的講話和文聯2004年工作要點,突出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轉化職能的問題。在服務職能上如何開拓創新和通過市場經濟的發展,藝術家進入市場服務以及維權等工作也進行了強調。
高而頤委員說,從軍同志講了新形勢下怎么適應。文聯工作要適應市場要求,增強自身活力,要搞好自己的文化產業。我們要向省委、政府領導宣傳,過去對文化的投入太少,現在再也不能一講改革,就減少投入,要根據地方經濟的發展財力的增強,不斷增加對文聯的支持和撥款,做到同城待遇。
陳濟謀、俞向黨、劉蘭芳、于健等委員說,我們要為藝術家進入市場服務,要從“一座橋”向“兩座橋”轉變。要做兩個橋梁:既是黨和政府與文藝家的橋梁紐帶,做好貫徹黨的文藝方針的工作,又是文藝家與市場的橋梁紐帶,通過文藝家把黨的文藝方針帶進文化市場,并通過文化市場傳達給千千萬萬文化消費者。
要研究市場、引導市場,要為市場服務,實現兩個效益。
要切入市場規范化建設,切入行業行為規范的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這一點已列入2002年中編委批準的中國攝協的宗旨任務和2002年通過的中國攝協章程。
我們要為藝術家進入市場做好銜接工作。通過評獎、研討會,協會報刊等媒體來包裝我們的藝術家,使他的藝術創作價值得到實現。
為了完成上述的轉變,我們要重視發揮。
最后是一些建議。
姚志強委員建議,召開一些專題研討會,討論現實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如評獎標準、方法等。
俞向黨、高而頤委員說,調查報告很好,建議中國文聯將調查報告轉發。
來源 2004年03月24日 中國文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