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北京,需要這個電影節——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側記
4月23日19時30分,當頭發花白的美國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踏上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紅毯時,贏得的掌聲與歡呼聲讓剛剛走過的影壇天王劉德華都有些相形失色。這個身材高大的美國老頭盡人皆知,他是《終結者》《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的締造者,是世界影壇最具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光影魔術師,也是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大腕級嘉賓。
詹姆斯·卡梅隆的到來,正是北京國際電影節在短短一年間由青澀走向成熟的標志。
關鍵詞一:星光
讓我們將時針略微向前調。卡梅隆當然不能代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全部光輝。在他走上紅毯前的一個半小時里,還有近300位星光璀璨的電影人相繼亮相國家會議中心。
作為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的形象大使,身著一抹白色長裙的章子怡第一個走上紅毯,為本屆電影節點響頭炮。隨后,李前寬、李行、徐克、黃建新、馮小剛、許鞍華、王小帥等著名導演,以及劉德華、梁家輝、任達華、郭富城、蘇有朋、斯琴高娃、唐國強、王學圻、范冰冰、姚晨、張靜初等一線電影演員逐一走上紅毯,引得現場尖叫聲連連。
而星光閃耀的紅毯僅僅是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空前盛況的一個縮影。在為時兩小時的開幕式中,中國“三高”莫華倫、戴玉強、魏松傾情獻唱了電影節主題歌《我在你的世界里》,78歲高齡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表演了精彩的京劇舞蹈《梅蘭芳華》,著名編導張繼鋼的經典作品《千手千眼》讓觀眾再次體驗到震撼心靈的藝術享受,而劉歡演唱的電影《寶蓮燈》主題歌《天地在我心》、王力宏演唱的電影《卡薩布蘭卡》主題歌《任時光流逝》、蔡琴演唱的《給電影人的情書》等與電影緊密相關的歌曲,更是將整臺開幕式推向了最高潮。
關鍵詞二:國際
讓我們再次將時針向前調。4月23日下午16時,伴隨著眾多記者熱烈的掌聲,詹姆斯·卡梅隆以及Big Feet Productions公司首席執行官鄧文迪、美國福克斯電影娛樂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吉亞諾普洛斯、《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制片人約翰·蘭道一同步入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新聞中心,接受了中外媒體的采訪。
而在不久之后的紅毯儀式中,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總干事班華·吉尼斯提,即將公映的好萊塢大片《復仇者聯盟》的主演杰瑞米·雷納,韓國著名導演郭在容、許秦豪以及影星蘇志燮的相繼登場,再度讓人們體會到了本屆電影節濃厚的“國際”味兒。
在卡梅隆看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電影市場發展最為迅猛的國家之一,未來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的交流與合作將會更加廣泛、更加深入。
“中國是世界電影業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全世界都在關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同時我也發現中國政府非常歡迎和鼓勵3D技術和數字電影,這讓我感到十分欣慰。”卡梅隆說,“順應中國電影快速發展的理想和現實,在人文薈萃的古都北京搭建一個國際平臺,推動中外電影的交流與合作,不僅契合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夢想,也是我和我所有的朋友樂見其成的世界影壇盛事。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會成為中國電影的里程碑——來自世界各國的電影人與中國影人共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探討電影的合拍事宜,增強互信互重,我相信我們將會共同創造一個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未來。”
而3D版《泰坦尼克號》在中國的熱映,更是讓卡梅隆發出由衷的感慨:“最近兩周,3D版《泰坦尼克號》在中國創下了驚人的票房,其收入相當于世界其他市場的票房總和。在這個流行用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看視頻的時代,中國觀眾卻在大聲地宣告,他們喜歡看大銀幕上播放的電影。”
關鍵詞三:榮譽
現在讓我們再次將時針調至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現場。4月23日晚21時30分,于藍、王學圻、江一燕老中青三代演員一起登上舞臺。他們并不是要表演節目,而是要頒發一份榮譽——“2011年度電影杰出貢獻者”。
沉甸甸的獎杯被送入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李雪健的手中。2011年的一部《楊善洲》,讓李雪健精湛的演技再次得以淋漓盡致地釋放,他塑造的“綠了荒山、白了頭發”的老書記楊善洲不僅感動了楊書記的工作地——云南保山的群眾,也感動了全國的觀眾。李雪健深知自己手中這尊獎杯的意義,他表示將會把獎杯捐獻給云南保山的楊善洲紀念館,藉此來激勵自己好好做人、好好演戲。
而另一份榮譽則同時屬于5位老人。吳天明、張仁里、謝飛、吳思遠、李行這5位曾經致力于發掘、培養電影人才的老人共同獲得“中國電影人伯樂”獎,曾經被他們培養、指導的影壇大腕徐克、許鞍華、黃建新、姜文、王小帥等悉數登臺,為各自的恩師頒上象征“桃李滿天下”榮譽的獎杯。
曾執導過《老井》《變臉》、被譽為“第五代”教父的著名導演吳天明表示,年輕導演不應只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伯樂”身上,更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任何年輕導演都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千里馬”。
此外,《金陵十三釵》《辛亥革命》《龍門飛甲》《杜拉拉升職記》《兔俠傳奇》《鋼的琴》《功夫夢》《桃姐》《玩酷青春》《喜馬拉雅王子》10部影片還獲得了“2011年度中國電影走出去表現突出影片”榮譽。
關鍵詞四:品牌
正如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席郭金龍所言,“作為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今天的北京聚集著中國最多的電影制作、發行、教育機構和各類專業人才,擁有最廣泛的電影觀眾、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為中國電影長廊奉獻了最豐富、最精美的影像畫卷。”今天的北京,的確需要一個具備國際影響力的電影節。
眾所周知,國際電影節往往會成為一個國家的文化標識——例如提到法國,我們就會想到戛納電影節;提到意大利,我們就能想起威尼斯電影節;提起德國,我們就會想到柏林電影節。而以“國際水平、中國特色、北京風格”為發展目標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正是要讓中國的文化中心也擁有一個具有世界文化交流品牌意義的全球影壇盛會。
北京和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以其博大的胸懷和包容的姿態,真誠地接納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形式概念、不同內容蘊涵的優秀電影,讓觀眾們有機會充分欣賞到世界各國的電影藝術珍品,并藉此品味其中反映出的各國風土人情、歷史發展以及精神寶藏。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