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慶祝建院六十周年 李長春發來賀信
北京人藝慶祝建院六十周年
李長春發來賀信 劉淇劉云山劉延東也致信祝賀
6月12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6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發來賀信,向北京人民藝術劇院60華誕表示熱烈祝賀,并向老一輩藝術家和全院同志表示誠摯的問候。
李長春指出,60年來,北京人藝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創作出許多深受人民喜愛的精品劇目,涌現出一大批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培養出一代代藝術新人,為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繁榮我國文藝事業、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的北京人藝,已經成為享譽世界的著名文化品牌,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藝術殿堂。
李長春希望北京人藝的藝術工作者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繼承和弘揚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落實“三貼近”原則,進一步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加快發展,多出精品力作、多出優秀人才、多出新鮮經驗,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上譜寫嶄新篇章,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也致信祝賀。
劉淇為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題詞:人民藝術、根深葉茂。他在賀信中說,北京人藝建院60年來,在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指引下,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進步,與人民心連心,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精益求精,創作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劇目,培養了幾代優秀藝術家,走出了一條“出人、出戲、出理論”的藝術發展之路,為繁榮首都文藝事業、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突出貢獻。
劉云山在賀信中希望北京人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遵循藝術規律、緊跟時代步伐,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精神,創作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要進一步發揚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改革,繼續開拓創新,讓藝術更好走進人民、讓人民更好欣賞藝術,為促進社會主義文藝大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延東在賀信中希望北京人藝以建院60周年為新的起點,繼續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發揚優良傳統,適應時代要求,緊密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牢牢扎根社會生活,突出特色,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努力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培養造就更多德藝雙馨的話劇藝術家,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魯煒,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張和平,中國劇協名譽主席李默然等領導出席座談會。北京人藝全體演職人員、離退休人員參加座談會。魯煒、張和平分別致辭。老藝術家代表藍天野、中青年藝術工作者代表龔麗君分別發言,一同回顧了北京人藝的歷史瞬間,表達了自己堅定的藝術信念和對劇院的深切祝福。會上,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隱、歐陽山尊、趙起揚的后人代表他們的前輩領取了北京人藝頒發的奠基杯。頒發奠基杯意在不忘老一輩藝術家為劇院發展作出的貢獻,鼓勵后輩不斷續寫新的輝煌。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國家級劇院,戲劇大師曹禺是劇院的首位院長。60年來,北京人藝共上演優秀劇目300多部,演出場次數以萬計,培養了許多深受觀眾歡迎和愛戴的優秀藝術家和戲劇工作者,在中國話劇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印記,為繁榮我國文藝舞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發展中國話劇藝術作出了卓越貢獻。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