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文化新地標——記建設中的云南文苑
云南文苑夜景效果圖
云南文苑近景圖
在昆明新城的官渡古鎮旁,一座宏偉的建筑正在緊張的施工中,這就是云南省十大標志性文化建設項目之一的“云南文苑”。這座由云南省文聯建設的文化工程總建筑面積為7.5萬平方米,總投資4.6億元人民幣。其主體建筑為云南文學藝術館,左右兩側分別為云南文學院與云南文藝家之家。三棟不同功能的建筑單體由藝術長廊連為一體,總跨度260米。云南文苑還設有萬人活動廣場、百花大道、“國歌”音樂柱、聶耳音樂廳、名人雕塑園等。可以預見,在春城大地矗立的云南文苑將成為彩云之南的文化新地標,載入云南文藝發展的史冊,成為云南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光榮見證。
簡陋的辦公條件曾制約文聯工作的開展
來到云南省文聯采訪,記者下車后感到詫異,只見幾棟灰色住宅樓立在小院,院子里沒有一點綠化。這就是省文聯辦公的地方嗎?給云南省文聯黨組書記、鄭明打電話,確認沒錯。云南省文聯共有兩棟辦公樓,20余間辦公室,其中一幢建于1969年的4層辦公樓還被有關部門評定為二級危房。文聯辦公樓與住宅樓在一個院內,公共空間狹小,進出頗為不便。省文聯在這樣的條件下辦公,所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
而與簡陋的辦公條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云南文藝事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文聯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各項文藝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如慶祝建黨90周年系列文藝活動,第二屆聶耳音樂周暨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合唱比賽,第一、二屆中國東南亞·南亞電視藝術周,第三屆大理國際影會、“春滿彩云南”文藝家聯誼等。涌現了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文藝精品,如昭通作家群、紅河電影異軍突起,云南選手的原生態與美聲唱法相繼在青歌賽上勇奪金獎,《云南映象》《麗水金沙》等榮獲國家級大獎。云南的文藝工作者為建設民族文化強省作出了積極貢獻。
鄭明介紹道,由于沒有自己的專業性活動場地和設備,省文聯及部分文藝家協會為滿足正常辦公和業務開展的基本需要,不得不長期租用外部場地和用房,地點分散且加大辦公成本。為了組織開展評獎、觀摩研討、展覽展示、對外交流等各類業務和活動,文聯系統各協會常常需要對外臨時租借場地,而昂貴的租金和設施條件的無法保證,加大了各項活動業務管理的難度和費用開支。
此外,云南省文聯及各文藝家協會均存有大量的專業資料和藝術珍品,由于省文聯尚無專業藝術品收藏博物館,文聯及所屬各協會現有收藏空間有限且分散,藏品保存條件很差,專業資料和藝術品稍有不慎就有毀壞的危險,收藏、保護、展覽各類專業資料和藝術品的工作難度很大,形勢極為嚴峻。
云南省文聯基礎設施的滯后和業務用房的窘況,嚴重制約了省文聯履行職責、發揮功能,解決文聯硬件設施建設和業務用房條件已成燃眉之急。此事引起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終于,一個契機的到來,為解決這個問題帶來了曙光。
2008年5月,為期3天的云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勝利舉行,時任省委書記白恩培,省委副書記、省長秦光榮等領導出席大會。會議期間,秦光榮與文藝界進行了座談,認真聽取了文藝家的發言,并就云南當前經濟發展態勢、文藝工作面臨的重要機遇、如何發揮好文聯組織在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以及黨委政府如何支持文聯的工作等作了重要講話,就省文聯整體搬遷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云南文苑項目的建設提到了議事日程。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