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 吃了元宵賞花燈
上圖:自貢燈會的燈展。 王明峰攝
中圖:秦淮燈會上的花燈。 李 蔚攝(人民視覺)
下圖: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記者 袁 泉攝
自貢燈展 光影夢幻
王明峰
自貢燈會來頭不小。作為自貢“大三絕”之一的自貢燈會,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旅游局定為全國兩大民俗活動之一。
自貢燈會以“形色聲光動”的藝術特色著稱。今年的燈會以“高大新奇特”為特色,運用高科技、新光源,打造出具有超強視覺震撼、夢幻藝術效果的六大景區,創新制作了80余組各類大中型彩燈精品。
吉祥中國年主景區的《百子鬧春》是以一個高18米的巨大紅燈籠為主體造型的主景燈。燃放鞭炮、舞龍燈、貼春聯、貼窗花、拜新年等春節習俗場景躍然燈中,構成一幅具有中國民間傳統特色的百子戲燈立體畫卷。
夢幻天穹主景區的《夢幻天穹》主燈燈組高達27米、直徑達55米,占地2500平方米。這個燈組是自貢燈會有史以來創新力度最大的傾力之作,它巧妙地將自貢的傳統制燈工藝與現代燈飾有機結合,運用現代科技聲控手段和電腦編程技術,在1440片特制玻璃鋼花瓣上聲控演繹現代燈光秀。
《鹽場煙云》是鹽場印象主景區的主景燈組,生動展示了自貢傳統的制鹽場景,天車、灶房、筧窩、采鹵大車、曬鹵臺等一一呈現,映入觀眾眼簾的有秀插云天的木制井架、蜿蜒山野的竹制筧管,鱗次櫛比的煎鹽灶房,昔時鹽都云蒸霞蔚的壯觀景象和古鹽道繁忙熱鬧的情景令人嘆為觀止。
中華燈彩主景區里,可稱世界之最的走馬燈《彩燈之王》集中華彩燈之大成。燈冠匯集了上百只外形特色各異的花燈;燈體由六棱雙層寶瓶構成,瓶心上下兩層做相向“走馬燈”式旋轉,外圍六只腰鼓形花燈自由旋轉。
自貢燈會久負盛名,擁有“天下第一燈”的美譽,它始于唐宋,興于明清,盛于當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1964年以來,自貢燈會在本地已舉辦了25屆,其中以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命名舉辦了18屆。特別是近年來,自貢燈會將“高科技、新光源、新工藝”等元素融入燈組設計制作,推出了一大批極具觀賞性、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藝術精品,先后在國內500多個大中城市、國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累計觀燈人數超過3億人次。
票 價
本屆燈會實行兩類票價: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為節日門票,每張票價為100元;其余時段為普通票,每張票價為30元。70歲以上老年人、現役軍人和殘疾人、身高1.3米以下兒童等人群免費觀燈。對各旅行社組織的旅游團隊,實行七折票價。
美 食
宮廷貢品牛佛烘肘是贈送賓客的上等禮品。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的自貢火邊子牛肉入口化渣、回味悠長。自貢富順豆花色味雙全,謝涼粉細嫩綿實、滑潤爽口,鄭抄手質精味純。還有慶榮森豆腐腦水粉、水煮牛肉、李信元擔擔面等可以大飽口福。
交 通
高速公路,成都至自貢,全程218公里,行程約兩個半小時。重慶至自貢,全程246公里,行程約兩個半小時。
坐火車走內昆線(內江至昆明)到自貢車站下車。
秦淮兩岸 花燈斗艷
申 琳
春節以來,每到晚上,南京夫子廟—秦淮河景區的秦淮燈會游人如織。
走近燈會,遠遠看見文德橋兩旁的“狀元帽”燈彩,引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橋上喜慶火紅的燈籠長廊、秦淮河兩岸閃耀的花燈、游人手上牽著的氣球……喜慶的色彩撲面而來。
走進大成殿,一組孔子“六藝”燈彩,引得不少游客駐足觀看。燈彩以“禮、樂、射、御、書、數”為主題,將古人行禮節、奏樂、射箭、駕車、書法、計數的場景生動再現,充分體現了科技發展和傳統文化的融合。明德堂前的“魁星點斗”彩燈,在空中編織出直徑12米的星空,近三層樓高的魁星腳踩祥云,拿著一支筆,為莘莘學子祈福。一位父親用手機在燈彩的二維碼上輕輕一掃,半分鐘之后,燈組屏幕上跳出“祝新年全家人順利,女兒高考取得好成績!”全家人站在燈組前,拍攝了一張以祝福語為背景的“全家福”。
最吸引人的地方要數老城南門東,這里是最能代表南京歷史文化的地區之一。門東歷史街區的修繕復興,運用了大量傳統建筑元素,放眼望去,老門東流光溢彩,600年的明城墻格外巍峨壯麗。街區道路兩側區域,《畫龍點睛》、《芥子園》、《三百六十行》等大中型燈組,是合影留念的首選,臺灣燈藝師精心制作的Q版《白蛇傳》成了小朋友觀燈的最愛。中國燈彩代表作品聯展正在這里舉辦,來自臺灣、上海、山東等12個省、市、區的燈彩作品在這里爭奇斗艷。
在門東的燈謎區,有不少拿著小本子仔細抄錄燈謎的愛好者。家住老城南的張先生說,賞花燈、聽白局、猜燈謎這樣的景象已經許多年沒有看到了,如今秦淮燈會重拾這些傳統民俗,讓他回憶起了“年”的味道。
秦淮燈會歷史
南京秦淮燈會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得到迅速發展,明代達到鼎盛。
1985年,由秦淮區政府組織,民間藝人及有關單位參與,舉辦了首屆夫子廟元宵節花燈晚會。自此,秦淮燈會越辦越火,迄今已成功舉辦26屆。
2010年舉辦的以“龍騰虎躍、蘇臺同輝”為主題的秦淮燈會,由海峽兩岸互送燈組,將秦淮燈會推到一個新的高度。今年的江蘇·秦淮燈會已是第二十七屆,50萬盞花燈、120余組大中型燈組布展在夫子廟景區、門東箍桶巷示范街區等八大展區,將整個夫子廟—秦淮風光帶變成了燈彩的世界。
秦淮燈會主辦方介紹,燈會大多數區域均對游客免費開放,僅大成殿展區、明城墻展區實行收費,票價分別為40元和35元。
夫子廟擠燈
南京人自古就有“擠”花燈的習俗。
對于老南京來說,過年不到夫子廟擠一下,會感覺年沒過完整。每年
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會有數十萬人涌向夫子廟。正月十六,中華門城堡也會吸引幾萬人登城墻,討個“登城墻、踏太平、祛百病”的喜頭。
冰城冰燈 巧奪天工
袁 泉
“哈爾濱的冰燈實際包括了冰雕、冰建、彩冰、冰花等多個類別,以冰為載體,輔以燈光,成為獨具特色的藝術景觀。”阿海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哈爾濱冰燈文化的研究。現在,兆麟公園冰燈游園會、冰雪大世界、雪博會等多個活動都是哈爾濱冰雪節的重頭戲。
本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以“夢幻林海雪原 神奇冰雪動漫”為主題,建造了九大景區,新增了游客動漫游戲互動體驗項目,開展了滑雪、國際組合冰雕大賽等30余項活動。
冰雪大世界主入口大門是冰晶宮,內設冰舞臺,每天都有節目上演。冰晶宮右側是神話園,以中國神話和經典民間故事為主題。冰晶宮后面是海螺灣,海豚、鯨魚、海豹都以卡通形象展現。穿過海螺灣是今年新引進的“冰河世紀”,游客可在此看到《冰河世紀》的主人公。冰河世紀左側是互動娛樂區冰川雪谷,在這里可體驗冰上碰碰車,雪地足球、冰GO闖關、冰雪CS等30余項活動。
歡樂頌景區內有“憤怒的小鳥”主題游樂區,游客可以坐在不同造型的雪橇里,扮演“憤怒的小鳥”,與綠皮小豬戰斗保護金蛋。熱愛冰雕藝術的游客,可以到國際冰雕大賽區去逛逛。
“一組冰燈要有故事性、藝術性和觀賞性。”阿海說,評價冰燈的水平和檔次主要看它的用冰是否晶瑩剔透,雕工、安裝是否細膩傳神,色彩變化能否吸引眼球,再有就是冰燈主題的文化內涵。
“12月末,冰燈剛制作出來的時候,就像人剛理了發,還不夠細膩圓潤,冰雕經過一定時間的陽光照射和風化,更顯得圓潤通透。”阿海說,“注意保暖、帶夠拍照用的相機電池、規劃好參觀路線,然后就盡情地享受夢幻冰景的樂趣吧!”
冰燈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最早的冰燈起源于松花江流域的漁獵傳統。漁民們夜間捕魚須借助燈光,在玻璃發明之前,他們就地取材,把大塊的冰鑿成了燈罩,抵御呼嘯的江風。
有組織地制作和展出冰燈開始于1963年,哈爾濱市為了豐富冬季文化生活,打破“貓冬”傳統,倡議市民們用水桶等簡單模具自然冷凍了千余盞冰燈和數十個冰花,并集中在兆麟公園展出,以致出現萬人空巷爭賞冰燈的盛大場面。從此以后,冰燈藝術與哈爾濱結下不解之緣。
穿城而過的松花江為哈爾濱冰燈提供了上佳的原料。
工人們用電鋸將冰塊加工成所需的尺寸,并對冰毛坯進行拋光、整形,然后按圖紙砌筑成形。冰塊之間僅僅用水做粘合劑,中間貫穿著五顏六色的LED冷光源燈飾,當點亮燈管,就形成了晶瑩剔透、瑰麗巍峨的冰雕建筑等。
三大冰雪園區
◆冰雪大世界,注重的是氣勢,名氣最大
◆雪博會,以雪雕為主,注重的是藝術
◆兆麟公園冰燈游園會,注重細節的雕刻
第三十九屆冰燈藝術游園會的舉辦地點位于哈爾濱兆麟公園。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位于松北區太陽島西區,太陽島道口,在哈爾濱市內可以乘多路公交車前往,在太陽島道口下車。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