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進——中國夢與中國道路
歷經不懈奮斗,堅持改革開放的中國道路指向中國夢想的光明前景
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預計將反彈至8.2%——亞洲開發銀行剛剛發布的一份報告,對中國經濟作出了“企穩回升”的樂觀研判。
無獨有偶,渣打、匯豐、瑞銀等主要外資投行紛紛給出超過8%的增速預測,均高于中國政府自己制定的7.5%的發展目標。
發展,這個中國道路上的指示牌,也是中國夢的主題詞。
用幾十年完成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歷程,中國靠的是發展,走的是改革開放之路。
而今,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不到10年,距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也只有30多年——要實現中國夢的“兩個一百年”目標,必須靠發展,更要走改革開放之路!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堅定而清晰的改革信號接連釋放,一項項惠民措施點亮著一個個中國人的生活夢。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要靠改革釋放制度紅利——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鮮明表態,為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改革凝聚起最大共識與支持。
“2013年完成的任務共29項,2014年完成的任務共28項……2017年完成的任務共4項。”這份安排縝密的時間表,明確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72項任務分工,并逐項明確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被稱為國務院自立的“責任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指出:“人還是那些人,地還是那些地,物質條件還是那些物質條件,體制改了,生產效率就得到極大提高。這個多出來的部分,正是改革紅利。”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指出,改革開放不但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建設,還要把各種行之有效的制度科學整合起來,發揮“1+1大于2”的效果。
“走中國道路,我們曾經擁有人口紅利,長期擁有改革紅利,再進一步,如果在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路子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收獲,勢必帶來更大的制度紅利。”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說。
展望美好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鑄就
初春時分,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湖冰雪初融,游客紛至沓來。牧民多杰加一方面為增加的旅游收入而高興,另一方面也打消了曾經的憂慮。
“山美水美沒污染,就是我的中國夢。現在我們親眼看到了,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很有希望。”多杰加說。
幾年前,當地政府改變了唯GDP增長的考核模式,對青海湖進行持續的環境治理,顯著遏制了湖區生態惡化趨勢,湖水水量持續增長。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習近平勾勒的宏偉中國夢,正是無數個人夢想的最大交集。
為同一個夢想,走共同的道路,因為人們對這條道路充滿信心。
“道路的選擇當然要與中國夢的指向相匹配。”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中國道路的內在機理與運行模式決定了它可以形成強大的統一意志和組織力量,讓中國夢有了實現的堅實基礎。”
心有夢,不懼路遠且艱。百年前的中國如此,今天的中國亦如此。
德國《明鏡》周刊以《中國夢》為題撰文稱,1949年,中國結束了百年屈辱的歷史,近30年來,中國上演了一出夢幻般的戲劇。中國的現代化已走過了一半的路程,13億中國人還在追求更富裕的生活。
然而,快速發展的糾結、社會轉型的壓力、崛起引發的疑慮……中國夢的航船越是接近夢想的彼岸,越是可能有不期而遇的風浪,越要提防各種潛在的暗礁。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無論從歷史經驗還是當前的國際局勢來看,中國不僅必須抓住戰略機遇,而且更應盡最大努力為自己創造戰略機遇,把改革發展往前推進。
從輕車簡從赴基層調研到出臺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再到提倡反對“舌尖上的浪費”,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勵精圖治的氣象,展現出中國夢直面挑戰的勇氣。
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薛慶超說:“面臨諸多可預料的困難和不可預知的風險,要以踏石留印的實干之風讓中國夢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
從金磚國家峰會到非洲之行再到博鰲亞洲論壇,習近平關于中國夢與世界夢的一系列講話,展示了對中國道路的自信和寬廣的視野。
“中國正以自己的方式崛起,實現民族復興之夢將以獨特的方式影響世界的未來。”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張維為說。
來之不易,倍加珍惜;關乎大業,更須堅持。
“30多年來我們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因為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決不能偏離這條道路。”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
時代的強音,回響在歷史的長河中。夢想的腳步,拓印在未來的征途上。追夢的中國人,將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昂首奮進!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