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私人信札拍賣起沖突 楊絳認為:非常不妥
錢鐘書私人信札拍賣起沖突
楊絳認為“事情非常不妥” 委托人拍賣意愿沒變
“我當初給你書稿,只是留作紀念;通信往來是私人之間的事,你為什么要把它們公開?”前天,102歲高齡的楊絳在得知他們一家三口的百余私人信札行將上拍后,罕見地對外界回應,“這件事情非常不妥,你為什么要這樣做?請給我一個答復。”楊絳口中的那個“你”也是這批信件的唯一收件人,香港原《廣角鏡》雜志社總編輯李國強。
爭執緣起于4天前的一則拍賣啟事。北京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宣布,一批總量110件的錢鐘書及其家眷楊絳、錢瑗的書信及手稿,將于下月中旬在京上拍。此事經報道公開后,楊絳明確表示,這些通信往來是私人之間的事情,不應公開。但截至本報發稿時止,這場拍賣并未因此被取消。
拍賣公司:提前一天開拍
“因為是一個中介服務機構,到底拍還是不拍我們都得聽委托人的意見,目前對方并沒有改變意愿。”昨天,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胡蘭杰這樣介紹事情的進展。盡管外界已經起了波瀾,但作為拍賣公司,中貿圣佳方面并未透露過多信息。
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究竟是誰在委托拍賣這批信件和手稿。對此胡蘭杰表示,對委托人的信息保密是行規,不能對外界透露。但她提供了一個信息,中貿圣佳為了征集這批作品,前后用了三到五年時間。另外,在面對楊絳的一番指責時,李國強曾答復說:“這件事情不是我做的,是我朋友做的。”這一細節讓委托人露出些許端倪。
按照原計劃,拍賣公司本打算于6月初舉辦一次相關的研討會,但目前研討會的時間和地點都未確定。胡蘭杰表示,這并非是受到此次風波的影響,而是因為該公司還在籌備另一個規模更大的拍賣項目,一時騰不出精力。另外,原定于6月22日舉行的這次錢氏信件和書稿拍賣活動,也將提前至21日舉行。而胡蘭杰的解釋是:“因為舉行拍賣活動的酒店檔期有了新調整,公司覺得沒必要再多租一天場地。”
專家:書信有學術價值
早在幾天前,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季進就收到了由拍賣公司寄來的信件影印件。“當年他和海外的交往,以及對具體人和事的評價,在這批信件中都有體現,而且由于是私人性信件,這些觀點可能更加可信。”季進說,作為研究者來講,他當然樂于見到這批書信成為學術公器,為更多學者所用。“由于屬于聊天性質,信中有一些點到即止的話,對研究者會很有用。”
至于這批信件公開后,是否會影響到錢鐘書和楊絳等人的聲譽,季進連稱“不會”。“不少人都熟悉他的風格,臧否人物非常坦率,看問題也非常尖銳,不會因為這批信件有所改變。”他說,即便是最容易引發爭議的點評具體人和事,在信件中所占比例非常少,不會構成負面影響,“倒是他這種半文半白的寫作習慣,以及全部用毛筆寫成,讓它們成為非常好的書法作品。”
(編輯:子木)
· | 為什么錢鐘書書信不能被拍賣? |
· | 錢鐘書信件拍賣損人不利己 |
· | 保利緊急撤拍錢鐘書信札 |
· | 國家版權局表示拍賣錢鍾書一家書信不得侵犯作者著作權 |
· | 錢鐘書書信是公案還是私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