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亳州召開
由光明日報社、安徽省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的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7月11日在老莊故里亳州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首都師范大學、安徽省社科院、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社會主義學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學者濟濟一堂、縱橫論“道”,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取向,以強烈的社會需求為契機,進一步解析老莊思想內涵,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文化資源和智慧支撐。
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征海在研討會上致辭,他表示,加強老莊思想的研究與挖掘,充分放大其智慧之光,特別是傳承弘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態思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老莊思想能助益人們進一步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培育形成健康美好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是世界上很多專家學者共同關注和持續研究的重要課題。
亳州市委書記楊敬農在致辭中說,本次研討會以“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深度契合生態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實踐。建設美麗亳州,我們尤其應該秉承老莊生態哲學思想,應用現代生態科學,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亳州。
國家社科規劃辦原主任、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董京泉在發言中指出,早在2500多年前,老子就似乎預見到人類文明的發展會造成生態問題的現狀,從而在文化方面提出了“道法自然”的理念、“無為而治”的原則,我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中,應當繼承和弘揚老子“自然無為”的生態智慧,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中國哲學史》雜志主編李存山表示,安徽亳州不愧是道家文化的發源地,這次研討會以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標志著中國生態文化自覺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東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白奚從莊子提出的萬物只有按照各自的天性才能生存,歸結到人類必須尊重萬物的天性,莊子對人類中心觀念的批判,對于面臨生態危機的人類來說是十分難得的思想遺產。
本次研討會共有9位專家學者發言,他們一致認為老莊思想尊崇自然,倡導天人合一,其人和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辯證關系以及人和自然萬物的可持續發展等觀點,有深邃的洞察和卓越的遠見,體現出中華文明的智慧,這是新時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寶貴的思想和精神資源。
本報副總編輯李春林受總編輯何東平委托,在總結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時指出,此次研討會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在老莊故里亳州舉辦,具有特殊意義。學術機構、媒體和地方黨委政府三方共同探討老莊尊重自然的思想,有助于老莊思想的廣泛傳播,有利于把老莊思想中的生態理念推向社會實踐。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