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童謠》重慶首發
“小螞蟻,看外婆,路上遇到一條河。沒船沒橋可咋過?大象哥哥辦法多。鼻子卷起大木頭,河上架起橋一座。小螞蟻,橋上過,揮手謝謝象哥哥。”我國第一本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主題的童謠作品集《立德童謠》日前在重慶首發,首批1萬本書冊已在寒假期間陸續送往全市141所鄉村學校少年宮。
2013年5月,重慶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市教委等單位聯合重慶市巴南區,共同舉辦“童謠中國夢”活動,面向全國征集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童謠。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19個省市的來稿2888首,投稿者中既有80多歲的老人,也有7歲的孩子。《立德童謠》收集的80首優秀作品中,有31首出自孩子們的筆端。這些童謠語言淺顯易懂,朗朗上口。如巴南區作家協會界石兒歌學會會長徐平創作的《新同桌》:“鄉下來個新同學,親親熱熱我倆坐。上課同讀一本書,下課同吃一個果。我和他,手拉手,大家見了笑呵呵。”
“童謠通俗易懂,孩子喜聞樂見。”2005年就投身童謠創作的徐平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成童謠,能潛移默化地在孩子們心中播下誠信友愛、文明禮儀的種子。孩子們回家后念給家長聽,還能借助“小手拉大手”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素養。自2005年以來,界石兒歌學會每年都要創作幾百首兒歌和童謠,是遠近聞名的“兒歌之鄉”。兒歌傳唱也逐漸改善了孩子們的言行,上下樓靠右行、不闖紅燈、不下河塘洗澡已經成為孩子們熟知的常識。
渝南田家炳中學高一女生劉小梅,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創作童謠。她的作品《當個文明小主人》這次順利入選《立德童謠》,還獲得了未成年人組的三等獎。劉小梅笑著說,童謠不僅要充滿趣味,最好還能為自己提個醒。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譚旭東,十分贊賞“童謠中國夢”活動并出版《立德童謠》的做法,對書中收集的作品更是如數家珍。他說:“童謠的設計方式是孩子樂于接受的,插圖是孩子喜歡的,整本書呈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也符合孩子的童心和好奇心。”在譚旭東看來,童謠是一種簡單、通暢、富有音樂美的小詩。它格局小,入門容易,但要寫好卻很有難度。優秀的童謠猶如閃光的珍珠,含蘊深刻,是親子教育、學校教育的好材料。
“土豆不爬棚架,絲瓜不睡地下,茄子不開空花,娃娃不說假話。”《中國兒歌名家名篇》主編劉暢,稱贊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娃娃不說假話》,4句24個字,用了3個比喻,介紹了3個常識,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娃娃不說假話”的主題。“童謠是孩子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以此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適合孩子。”劉暢說。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