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城市空間:“廣場舞”與實體書店

      時間:2014年05月09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羅小茗

        ●遍地開花的“廣場舞”表達著怎樣的真實需求

        ●接連倒閉的實體書店呈現出怎樣的現實焦慮

        ●什么導致了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的缺失和不均衡分布

        ●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寄托著我們怎樣的理想

        在“廣場舞”與“不打烊”實體書店這些鮮活但不無缺憾的城市文化形態中,既蘊藏著對城市公共文化進行理解和修正的重要線索,也孕育著重新定義“城市文化”的真實能量

        在人們的第一反應中,大媽們跳的“廣場舞”和街角的實體書店,恐怕是城市里互不搭調的兩種文化形態。如果說它們有共同點的話,那便是在近幾年的社會新聞里,不僅持續露面,而且總是收獲意見不一的評價。

        “廣場舞”有時被視為城市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體現群眾文藝的強大生命力,于是,“中國大媽在盧浮宮廣場跳廣場舞”的照片在網上瘋傳;有時又被視為社會環境的“公敵”,周邊居民對“廣場舞”的噪音忍無可忍,不斷做出五花八門的過激反應。而和實體書店相關的報道,則一再演繹同一個悲情故事——從經營困難,到無法堅持,再到關張或撤出市區。有人認為實體書店是城市文化精神的體現,有人則指出,面對網上書店和電子書閱讀帶來的現實沖擊,與其重申精神理想,不如去探索更加可行的經營出路。

        可以看到,“廣場舞”和實體書店,雖不是左右民生的大事,卻是一座城市的煩心事。人們對之抱有復雜的心情,而這復雜的背后實際上是當前城市對公共文化空間的建構和改造問題。

        在近20年的城市發展歷程中,大規模的商品房開發疏忽了對人們能夠自由使用、開展公共文化活動的場所的構想和設計,沒能為城市建造和保留一定的公共文化空間。這一疏忽既由開發商自身利益決定,也因現有設計一味模仿西式社區,缺乏對中國人公共活動特性的思考而越顯突出。社區之內如此,社區之外的空間也往往規劃為與社區生活相配套的商業、綠化和交通用途,文化的用途通常不在考慮之列。沒有公共文化空間,并不意味著人們放棄了對公共文化的日常需求。盡管這些疏忽很難通過市場調節的方式得到改善,但是,這并不妨礙居民們自行開發、“占領”和改造既有空間。當青年人在寫字樓和居所間疲于奔命的時候,首先出來挑戰這一公共文化空間缺失狀態的,自然是退休后的老人和放學后的孩子。在某種意義上,喧鬧的“廣場舞”正由此而來。

        實體書店的窘境,很大一部分也由此產生。若對小區周邊的店鋪做一個粗略的統計,其中十之五六是房產中介,十之三四是飯店、小超市、理發店,余下的可能是家居用品店、寵物店、服裝店、銀行等等。它們輪番倒閉,不斷變幻著招牌,但再怎么變,都很少有書店登場。然而,對比一下30年前新華書店在城市中的分布,便可知道,狀況并非從來如此。有人認為,在這一輪城市改造的過程中,實體書店網絡的萎縮,是昂貴租金和新媒體沖擊下的必然結果,是無需討論的“事實”。如此論述者恰恰忘記了,實際的生活空間越是不提供閱讀路徑的多項選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閱讀習慣就越是脆弱,越是受制于壓倒一切的互聯網。閱讀也就此淪為城市里另一番無法安放的鄉愁。

        無論是“廣場舞”還是新近成為熱點的“不打烊”書店,不過是人們追求文化生活的不同表現形式。它們在城市中的出現意味著,公共文化空間及其與社區建設、日常生活的關系,是與交通、生活設施、商業同等重要的議題,既需要政府負責任地規劃、認真地建設,也需要社會的共同爭取與積極維護。

        當前,在高速發展的大城市中,這一規劃和維護的闕如,使得一味商品化的城市空間現狀,與人們對公共文化的強烈需求之間,正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既表現為,看到人們對公共文化生活的強烈需求,越來越多的資本聞風而動,加緊經營“文化地標”和藝術中心,將這一公共需求替換為等級分明的品位序列,僅僅以小部分人為目標消費群體,文化淪為可供明碼標價的私享物。也表現為,一些地方政府在各類批評之下,加大對文化的投入,但實際操作結果卻是將現有的文化空間重金保護起來,未能有效利用。殊不知,越是如此投入,當前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的不均衡狀況就越嚴重;越是只有進“城”才能分享公共文化,這一類公共文化自我養護的力量,就越孱弱。

        而人們對空間匱乏所導致的城市文化形態,也缺乏足夠的理解,常常被表面現象和即刻反應牽著鼻子走。比如,對“廣場舞”的批評和對“不打烊”實體書店的褒揚,總是被“文明”“素質”一類的標簽,導向不同代際或不同利益群體間的爭吵:跳“廣場舞”是沒有素質的表現,“不打烊”書店是裝“小資”的場所等等。沿著這一類討論的思路,人們將不無驚訝地發現,城市中不斷涌現的各類文化形態,非但沒有凝聚社會人心,反而具有了某種分裂的力量,一再將人們區分為彼此歧視、互為他者的群體。

        這一狀況提示我們,無論是對既有的公共文化展開厚此薄彼的投資,還是一次次地對高雅文化與通俗娛樂孰先孰后進行辯論,都已不是建設今天中國城市文化的理想路徑。要把握和建設今天的城市文化,首先需要面對的正是像“廣場舞”“不打烊”實體書店這樣在空間匱乏的現實處境中倔強生長起來的城市文化形態,仔細辨認和體會由此呈現的人們對公共文化生活的真實需求和現實焦慮。在這些鮮活但不無缺憾的城市文化形態中,既蘊藏著對城市公共文化進行理解和修正的重要線索,也孕育著重新定義“城市文化”的真實能量。

        畢竟,日常的公共生活和人們共享的生活方式是廣義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這是一個世紀以來對我們“文化”的一個進步性的理解。如何將這一理解,與今天城市公共空間的建構切實匹配,使城市文化獲得空間上的保障,使人們真正享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恐怕正是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一個無法繞開的重要課題。

        作者簡介

        羅小茗,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都市文化與日常生活。


      (編輯:孫菁)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刺激无码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日韩中文久久|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大全5|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字幕|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日韩欧美群交P片內射中文|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