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吹響集結號

      時間:2014年05月14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李韻

      上海外灘建筑群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20世紀是人類文明進步最快的時代,一百年的時間,我國完成了從傳統農業文明到現代工業文明的歷史性跨越,而建筑正是對這百年歷史最為理性、直觀和廣博的呈現。4月29日,中國文物學會成立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會聚國內文博界與建筑界的頂級專家學者,力求為20世紀建筑遺產建立科學的價值評估體系、探索科學保護的方法、找尋合理利用的途徑。

        保護行動始終沒有停歇 

        20世紀建筑遺產是一個新概念,但其中的內容早在新中國成立就引起業內關注。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就將建成僅3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列入其中。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國馨介紹,他領銜的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2004年8月向國際建協等學術機構提交了一份《20世紀中國建筑遺產的清單》,希望對那些存在損毀危險、須要立即保護的建筑予以重視,它們既包括建于20世紀上半葉的燕京大學、上海外灘建筑群等,又包括20世紀下半葉建設的重慶市人民大禮堂(1954年)、北京兒童醫院(1954年)、北京電報大樓(1958年)、廈門集美學村(1934—1968年)等22處現代建筑,這些建筑蘊涵著大量20世紀的珍貴歷史信息。

        2008年4月,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無錫論壇通過了《20世紀遺產保護無錫建議》,同時,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關于加強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2012年7月中國文物學會、天津大學等單位在天津舉辦“首屆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與利用論壇”,會上通過了涉及6方面意向的《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的天津共識》。2014年,20世紀建筑遺產的保護行動從未停歇。

        認識偏差造就“短命建筑” 

        20世紀建筑遺產在文化遺產大家庭中最為年輕,與那些歷經千百年滄桑早已被剝離了實際應用價值、只作為歷史遺跡接受研究與觀賞的古代建筑遺存不同,它們是“活著的遺產”。因此,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說:“對于20世紀建筑遺產的判定不能完全套用古代遺產的標準。”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房屋建筑的平均使用年限不到30年。單霽翔認為:“短命建筑在我國的出現,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人們不能以理性的態度對待20世紀建筑遺產。”

        單霽翔說,1992年7月1日,濟南老火車站鐘樓上精確的機械鐘永遠停止了轉動,經歷80個春秋的老火車站就此塵封。在拆除之前,市民們扶老攜幼涌到站前,與這座陪伴他們走過難忘歲月的建筑合影留念,作最后的告別。1992年之前,老火車站設計者、德國建筑大師赫爾曼·菲舍爾的兒子,每年都會帶一批德國專家來免費為老火車站提供維修和保養,他還說這座車站再用200年也沒有問題。“當他聽到老火車站被徹底毀掉的消息后,老淚縱橫,表示再也不會來濟南了。”說起這件事,單霽翔的情緒有點激動。

        與之相反的是,幾年前,長春市認為自己是一座年輕的城市,連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沒有。在采納了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的建議后,長春擁有了很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成于20世紀50年代的長春汽車制造廠和長春電影制片廠成為保護對象。正如馬國馨所說:“人文城市的建設重在對其特色的挖掘與保護,而絕非簡單的開發、建設和‘造城運動’。”

        法律缺位導致保護無力 

        由于缺少法律保護,越來越多的20世紀建筑遺產在城市廣場建設、城市道路拓寬和“舊城改造”中被拆毀,搶救工作日趨緊迫。

        改革開放前,北京市8層以上的板狀高層建筑只有3幢:工會大樓、北京師范大學主樓和水產部大樓。這三幢建筑本應作為20世紀標志性建筑遺產加以保護,但是其中兩座已被拆除,20世紀建筑遺產的歷史鏈條不再完整。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建設大潮的沖擊下,若不采取緊急措施,一大批20世紀建筑遺產將繼續遭遇拆除的厄運。《20世紀中國建筑遺產的清單》中的建筑,迄今仍有近半數還不是文物保護單位,隨時可能像兒童醫院一樣面臨“滅頂之災”。說起2008年北京兒童醫院建筑的拆除,馬國馨仍然痛心疾首。

        目前,在受法律保護的建筑遺產中,20世紀建筑遺產所占比例很小。盡管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相繼出臺了“優秀近現代歷史建筑保護條例”,但更大多數地市的保護行動尚未開始。單霽翔指出,留存至今的20世紀建筑遺產數量,與曾經擁有的和已經破壞的數量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合理利用激發遺產活力 

        20世紀建筑遺產通常處于正在使用中,“保護性破壞”成為當前的一個突出問題。馬國馨表示,這些建筑遺產由于不具有保護建筑的合法身份,產權人或使用者為滿足當前需要可以對其加以變動,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影響遺產的整體風格和建筑質量。

        如何在文化價值與使用價值之間取舍?如何尋找保護歷史記憶與挖掘使用功能的平衡點?單霽翔和馬國馨不約而同地認為,20世紀建筑遺產的保護,應與城市環境整治和地區功能提升相結合,與市民公共活動和培養健康情趣相結合,與城市文化建設和特色風貌保護相結合,以提升20世紀建筑遺產對城市文化的貢獻度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力。

        “20世紀建筑遺產,與其他歷史時期的文化遺產相同,也是一座城市文化生生不息的象征。只要人們合理利用,文化遺產就會被關心,就會得到及時維護。”單霽翔說,“對20世紀建筑的合理利用,也會避免因為閑置而加速損毀,讓舊載體‘孵生’新功能,既有利于節約能源,又有利于環境保護。”(本報記者 李韻)

        延伸閱讀 

         

        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的國際行動 

        今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近代遺產、現代遺產和當代遺產,都是人類共同遺產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瀕危遺產報告顯示,面對一些優秀當代建筑處于被廢棄或被改造的境地,他們表達出對20世紀建筑遺產命運的憂慮。在國際社會的帶動下,一些國家紛紛做出積極反應,開始從戰略角度強調20世紀建筑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

        美國立法規定:凡是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且有50年以上歷史,具有重要價值的建筑物、構造物和其他實物,都列入須要登記造冊的范圍。目前,美國已經確認和登記,并列入保護名錄的歷史性建筑和文化遺址有100多萬個,其中相當部分屬于20世紀建筑遺產。

        另外,一些國家紛紛將本國的20世紀著名建筑師的作品列為文化遺產加以保護,這些建筑大師的優秀設計作品一經誕生就開始凝固,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未來文化創造的典范。例如[德]W.格羅皮烏斯(W.Gropius)、[美]F.L.賴特(F.L.Wright)、[德]密斯·凡·德·羅(L.Mies van der Rohe)、[法]L.柯布西耶(L.Corbusier)、[日]丹下健三等設計大師的建筑作品,均已被列為20世紀建筑遺產加以保護。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20世紀初由高迪創作的具有獨特個性的奇異建筑,早在1984年就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編輯:高晴)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最新在线不卡|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