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民營資本:攪動文化產業一池春水
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背景下,民營資本已成為我國文化建設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華誼、華策、小馬奔騰、海潤等民營影視制作機構推出的精品影視劇力作,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以及開心麻花、戲逍堂等民營戲劇制作機構也在如雨后春筍般地迅速發展。對于民營資本和文化藝術的不斷“聯姻”,全國政協委員們也有自己的看法。
民營影視公司華誼兄弟制作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在承載主流價值觀的同時,也創造了6.7億元的高票房成績。
網絡視聽產業應向民企敞開大門
段祺華(全國政協委員)
當今世界,文化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了部署,明確提出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推進三網融合,創新網絡視聽業務形態。作為互聯網與廣播電視融合發展的新興業態,網絡視聽產業的發展將日趨成熟、用戶將穩定增長、市場將蓬勃發展。
作為第一位歸國創辦律師事務所的中國留學生,我一直關注著影視和互聯網行業,夢想能創辦一家具有影視劇制作能力的視頻網站。在認真學習六中全會關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精神后,我激發出了二度創業的念頭,毅然決定成立一家民營企業從事網絡視聽業務,實現我過去的夢想。
然而我們的創業團隊在初期調研中就遇到了政策上的瓶頸。這一瓶頸來自于國家廣電總局于2007年頒布的《互聯網視聽節目發展服務管理規定》。該規定指出,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應取得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或履行備案手續。未按規定取得上述許可證或履行備案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該規定還指明了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八條市場準入條件,一個關鍵要求必須是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此條規定意味著只有國家控股單位才可從事此項業務,這無疑把一大批致力于進入互聯網視聽領域的民營企業排除在外。
目前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的企業中,很大一部分是由風險投資注資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被中國廣大網民所認可的品牌也都是一些民營企業家創辦的,如土豆網、優酷網、我樂網、酷6網、激動網等,它們以優質的視聽服務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雖然國家廣電總局對《規定》發布之前已經成立的民營視頻網站亮起了綠燈,但對于在《規定》發布之后申請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民營企業來說仍是無解,一些視頻網站很可能面臨倒閉或國資轉手的選擇,充滿新鮮血液的民營資本受限于過高的門檻,對進軍網絡視聽產業望而生畏。
當然,我也十分理解該規定的初衷。伴隨著網絡視聽媒體的快速發展也滋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如網上蔓延的腐朽、落后文化,尤其是低俗、色情、暴力等內容,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為了凈化網絡環境,促進網絡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規定的頒布有利于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形成文明的網絡環境,維護信息安全。但是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殺傷面太廣,新的非國有企業無法再參與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競爭,由此很可能形成國有壟斷的不充分競爭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中指出,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在今年2月頒布的《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進一步強調了要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投資文化產業。由此可見,以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為輔的方針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針強心劑,而限制民營企業進入互聯網視聽產業并不利于鼓勵和引導它們發展其現代文化事業。
當今中國,民營企業在互聯網視頻領域的競爭中已占據了主導地位,其影響力遠超同領域內的國有企業。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形勢下,讓更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民營企業投資和創建視頻網站來豐富我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已是大勢所趨。只有不斷鼓勵和吸收新的民營企業加入到網絡視聽產業中來,這個市場才會具有新鮮活力,才能形成良性競爭,才能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服務。在文化產業發達的美國,文化產業產值占美國整個GDP接近25%。雖然中國在2011年文化產業占GDP比重超過3%,但是和美國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在涉及文化產業的相關規定中還在設置各種諸如限制企業類型的絆腳石,那么我國將何時才能成為真正的文化強國呢?
因此,為了更好地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的有關規定,國家有關部門應當與時俱進地對互聯網視聽節目制作傳播的政策進一步放寬,取消《互聯網視聽節目發展服務管理規定》第八條關于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企業類型的規定,擴展可以進入視頻節目制作領域的企業類型,設立基于市場平等條件的企業準入條件,讓更多優秀的民營企業能夠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為將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相信中國網絡視聽產業只要能夠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提供民營企業優惠政策、發揮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它所爆發出的能量必將廣為傳播,影響世界。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