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協:將權保重點放在音樂表演者權益保護上
鑒于在音樂著作權領域已經存在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這一成熟的集體管理組織,中國音協經過調查研究,確定將今后的維權和調研工作的重點放在音樂表演者隊伍上。
對音樂表演工作者的維權工作存在保護表演者權利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組織機制有待完善、音樂表演者自身及受眾法律與維權意識不強等問題。特別是在當前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手機移動終端等新的傳播方式對維護音樂表演者權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開展工作同時面臨嚴峻的資金問題。
在推進音樂表演者維權工作方面,中國音協將采取以下措施:
呼吁推動保護表演者權益保護立法
加強對表演者的權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是至關重要的。中國音協將充分履行職能,凝聚會員以及中國音樂界廣大的音樂表演者,并聯合其他兄弟協會,特別是通過組織內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呼吁有關部門加快有關表演者權益保護立法,為維權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推進提供法律保障。
推動音樂表演者權益保護組織機制建設
表演者權益保護的實現,要依靠集體的力量,爭取更大的話語權,更加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利益。目前,在中國音協分黨組的領導下,擬發起成立下屬的兩個二級組織——“中國管弦樂工作者協會”與“中國民族管弦樂工作者協會”。兩個組織的成立和運作將為推動音樂表演者權益保護組織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借鑒和促進作用。下一步,中國音協將在各門類音樂表演者維權組織的基礎上,參考國際通行模式研究發起成立音樂表演者權利集體管理組織。與此同時,中國音協著手啟動音樂表演者及作品數據庫建設。
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初期投入資金問題
當前音協并沒有專門用于維權工作的經費。面對開展工作所需大量的資金,中國音協除了利用現有的有限資金之外,還將采取靈活的方式,積極籌措社會資金。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機關和黨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資金支持。
加強針對會員和廣大音樂工作者,特別是音樂表演者的法律宣傳活動
中國音協將發揮組織優勢,通過研討會、培訓班、講座、報刊網絡宣傳等方式,加大版權法律法規與表演者權益保護的宣傳力度,提高音樂工作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同時,加強自身的網絡宣傳陣地建設,宣傳法制,普及知識,提高公眾對于知識產權的認知與尊重。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