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特別關注——國外民眾對文化消費陷阱說不
現場觀眾拍攝圖片中,演唱會上座率與媒體宣傳有出入。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每年這一天都會掀起一場打假風潮。與食品、藥品等領域相比,文化領域的消費侵權雖不至于謀財害命,卻會讓消費者渴望藝術享受的精神體驗大打折扣。由于侵權傷害難以界定,文化消費者也面臨維權難的問題。事實上,文化消費侵權在國外也屢屢發生。如何保護文化消費者的權益,讓他們明白消費,玩得開心,并不是件簡單的事兒。
“建議捐贈”遭起訴
3月,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25美元的“建議捐贈”門票制遭游客起訴。原告為兩名捷克觀眾和一名博物館會員,聲稱他們的消費知情權受到侵犯,因為大部分觀眾根本不知道其實入館是可以免費的,而是否付25美元的門票錢可以由自己決定。原告認為,博物館利用誤導性標語及其他方式使觀眾以為他們需付費才能進入。一位外國游客告訴記者,去年到大都會博物館參觀時,在門口付完25美元,獲得“準入牌”進入大廳后,才看到關于門票“建議捐贈”的提示,這讓她有種上當的感覺。
在與紐約市政府達成的協議中,大都會博物館必須對公眾免費。不過,博物館仍保有“建議捐贈”性質的門票作為補充收入。2010年,博物館將“建議捐贈”門票由20美元提高至25美元。當時,博物館面臨財政困難,捐贈所得減少,門票收入微薄,公共部門資助降低。目前,博物館25美元的“建議捐贈”門票適合成年人。65歲以上老人的“建議價”是17美元,12歲以下的兒童在成人陪伴下免費。
類似的事件去年也發生過,當時,兩名博物館會員稱博物館標語誤導觀眾。
偽IMAX濫竽充數
近幾年,加拿大巨幕電影公司發展勢頭迅猛,不僅新建了大量IMAX影院,還為許多傳統電影院提供升級銀幕和配套數字投影及音響設備的業務。但是,這些由舊銀幕改裝的IMAX并不被觀眾買賬。許多消費者抱怨,所謂的IMAX升級其實嚴重注水,巨幕電影公司的廣告涉嫌誤導觀眾。
雖然觀眾無法在黑暗的放映廳里準確測量銀幕尺寸,但許多人指出,由舊影院更新的IMAX絕對不達標,因為觀影體驗幾乎沒有變化。有影迷表示,看著巨幕電影公司天花亂墜的宣傳,花IMAX的票價進了電影院,結果卻發現自己只看了場普通電影,這口氣實在難以咽下。甚至有影迷制作了名叫“撒謊巨幕”的網站,記錄哪些影院是真正的IMAX,哪些是濫竽充數的,并提醒其他消費者不要上當受騙。
巨幕電影公司首席執行官理查德·蓋爾方德表示,確實收到了觀眾對舊影院升級不滿的市場反饋,他們將采取適當措施應對。
虛假報道被觀眾揭發
在不少韓國媒體筆下,“韓流”近兩年似乎在海外大行其道,甚至有席卷歐洲之勢。韓聯社2011年報道稱,韓國人氣偶像組合JYJ在巴塞羅那西班牙村廣場舉辦演唱會,吸引了約3000名“粉絲”前來捧場,還有意大利“粉絲”在演唱會前一天抵達,搭帳篷排隊等待入場。
誰知事后一名日本觀眾在博客上寫了一篇《JYJ西班牙演唱會報道夸張》的文章。原來,博主在西班牙留學,看了韓聯社報道后,與朋友相約去看JYJ在德國柏林的演唱會,想感受一下熱鬧的氣氛。但在與觀眾交流后,才發現事實并非如此。從觀眾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發現,5000個席位中超過半數是空的,真正到場的觀眾應該在2000名以下。
此外,韓聯社稱演唱會吸引了歐洲多國“粉絲”爭相觀看,而據觀眾觀察,現場絕大部分是來自亞洲的“粉絲”,很多被拍到的歐洲觀眾是來參加同期舉行的漫畫節的。報道還稱JYJ接受了當地50多家媒體采訪,但在西班牙語搜索引擎中,關于演唱會的報道除轉載韓聯社外幾乎為零。
服務水準難以保證
菲律賓巴拉望省的公主港地下河自2011年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觀以來,游客數量激增45%。由于公主港市對突如其來的旅游熱潮缺乏準備,消費者的投訴排山倒海而來。多數人抱怨該市交通混亂,公共管制乏力,游客花了錢卻無法享受應有的游覽體驗。甚至有人指出,該市旅游局不顧當地實際接納能力,只知借機大賺門票錢和住宿費。
在消費者投訴壓力下,菲律賓旅游部和公主港市政府聯合啟動了全新的網絡控制系統,將游客的酒店、機票等出游信息統一管理,交通部門能看到該系統信息,方便做出合理規劃。公主港市市長愛德華·哈格多恩表態,之前該市確實應對不足,今后的工作會更加高效。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