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我在文代會上的成長
靦腆地說一句,如果不是參加文代會,還真不知道自己多青澀,單單是看星光熠熠的文代會代表名單,就已經略顯不淡定,上會第一天又恰逢旁聽港澳特邀代表團的分組討論,著實考驗了一把自己的心理素質。
在駐地和同事分配工作任務時,就曾“揚言”要“堵截”香港特邀代表曾志偉,親口說出對他重拾溫情角色的期待。他主演的香港電影《雙城故事》是年少懵懂時印象頗深的愛情片,此后曾志偉出演的角色多是搞怪、搞笑,再未像《雙城故事》里的志偉那般打動自己。本以為已經過了追星的年齡,可坐在報告廳內,面對近在咫尺的昔日偶像,終究還是按捺不住,心里盤算著討論會結束后的“正面交鋒”。正當自己“想入非非”之時,突然,收到后方編輯發來的短信,要求盡快和澳門導演蔡安安溝通采訪稿件的修改問題,內心不免開始糾結:港澳特邀代表們馬上要去參加晚宴,散會后是與蔡導溝通的最好時機,但同時,與曾志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也必將錯過。最終,我還是走向了蔡導,望了一眼快步離開報告廳的曾志偉,“追星計劃”就此作罷。
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還是不禁一笑,自己的稚嫩可見一斑。雖然“追星計劃”泡湯了,但與蔡導的交流絕對足以彌補與昔日偶像失之交臂的遺憾,那是一次短暫、令人受益匪淺的經歷。他逐字逐句地對采訪稿件進行修改,不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或許正是這樣一絲不茍的態度才成就了深入人心的澳門本土電影——《大辮子的誘惑》。不光是蔡導,與很多代表的接觸都是令人難忘的經歷,那里面飽含著喜悅、感動與敬佩。香港特邀代表費明儀是享譽海內外的女高音歌唱家,身上卻毫無明星的架子,看出我的緊張時,她說笑道:“我看你很眼熟啊。”香港特邀代表、著名攝影家吳連城接受采訪時,每每提及在內地采風時的所見所聞,都表現出無限的眷戀,那是一種由內而外、骨子里洋溢出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在常人眼中,文代會代表是明星,是聚光燈下的焦點,但在我這個初出茅廬的上會記者眼中,他們就是有著燦爛笑容的最稱職的代表。他們代表了文藝工作者的德行與藝能,是祖國文化繁榮發展的中堅力量。同時,期待自己在下一次文代會中有更成熟的表現,褪去如今的這般青澀。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