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直面中年危機
由王志文、江珊這對“金牌搭檔”領銜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人到四十》不久前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和深圳衛視上星播出,收視率居高,引起觀眾熱議。該劇不僅演出陣容強大、制作精良,在故事題材上更極具吸引力。
“中年時的成長最壯麗”——編劇彭三源談《人到四十》創作
張悅
人到四十,天將過午,便是意味著中年來臨,這個年齡段對于人的一生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在彭三源看來,“我們一生都在成長,而中年時的這次成長或許便是一生中最壯麗的一次。它比年輕人要深厚,比老年人有活力。所以值得一書再書。”在電視劇《人到四十》中,彭三源以細膩銳利的筆觸,深刻剖析出中年人的情感生活。劇中主人公梁國輝(王志文飾)和鄭潔(江珊飾)是一對人到四十的醫生夫妻。在婚姻上,他們忍受了彼此多年,原本的浪漫激情被柴米油鹽的繁瑣取代,他們發現彼此無窮的缺點,卻也真切體會到夫妻之間的情感相融,早已是密不可分的一體。除此之外,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事業小有成就但卻波折不斷,再加上親戚朋友的多方叨擾,讓這對中年夫妻終日在疲倦和繁忙中度日。
生活化的故事再加上醫患題材,最具關注度的元素齊備,但是彭三源表示她并非是想以話題性來搏關注,真正是在內心深處就想寫。“王志文演的是個精神科醫生,江珊演的是重癥監護室主任,我之所以以兩位醫生作為全劇的主要人物,初衷具有某種象征意味。因為精神科醫生代表著人類精神走向的一面,重癥監護室主任代表著人類肉體走向這一面,這一對醫生夫妻其實代表著整個國家知識分子的結構。劇中還寫到了一個商人,另外一個是京劇演員,他們也是一對夫妻,代表了追求藝術和追求金錢的成功人士的困境。另外一對夫妻在社會中是草根階層,也在生活中遇到了種種問題……我是希望通過這三個不同的家庭組合,全景式地呈現四十歲中年人的現狀,當種種困境交叉呈現的時候,當各種責任無可逃避的時候,生活本身的質感也就出來了。”
《人到四十》的開篇就是梁國輝在體檢中被查出肺癌,這種“極致”的情節通常來說很少安排在劇開頭,彭三源表示:“這個戲的開頭沒有任何情節的鋪墊就讓梁國輝得知自己患癌癥,比如生活中某個人去醫院做常規體檢,拿到報告后可能得到的就是致命的打擊,這在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身上經常發生,我想這種情節看似突然其實也很普遍,劇集的鋪陳便是從梁國輝得知自己患絕癥之后引發的情感和生活的逆轉,在情節編織上其實挺‘踩鋼絲’的,前幾集基本圍繞著梁國輝去不去治療展開,看似沒有什么大事,但極其需要編劇技巧和內在邏輯的支撐,要靠人物內心活動支撐情節往下走。”
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充滿活力的年輕精神科醫生華碩,“就像一縷陽光般照進來”,決定用自己純潔的愛情挽救老師梁國輝,隨著劇集的發展一場巨大的“情感危機”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彭三源解讀道:“梁國輝是個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人,突然告訴他生命只有半年了,第一感覺是發蒙。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踩一腳急剎車,想這半年怎么過;有的人自暴自棄;有的人被家人安排去醫院接受治療。梁國輝不想看到妻子痛苦,而華碩又希望在他生命最后的時間里陪他。梁國輝在情感上的選擇是妻子鄭潔。在漫長的婚姻路上,夫妻要用心經營才能白頭偕老。”而在不少學界專家看來,這個劇設置“小三”華碩的形象,并不是單純從道德角度判斷,其實是在講一種現實的合理性,也反映了當下人的精神需求。李準對彭三源說道:“對于不少中年人來說,很多感覺都已瀕臨麻木了,在這種狀況下或許只有生離死別的高峰體驗才能最檢驗血緣親情真實到什么程度、強烈到什么程度;在處理男女情感上也沒有簡單的二元對立,既有理智上過日子的那種親情,又有男女情感自由吸引的激情,而這又是復雜的,有很多靈魂深處隱秘的東西,這部劇的探索是可貴的。”仲呈祥借用王志文、江珊主演的電視劇《過把癮》的主題曲歌詞“這就是愛”來表達對這部劇的感受,“過去藝術對情感生活的表現,常常是采取規避、淡化的態度,走到另外一種極端,彭三源在《人到四十》中把審美對象當成完整意義上的人,既有精神形態,也有物質生活,既有情愛,也有事業,這就是當下人的精神形態的復雜性。”
彭三源認為這部劇播出后,“不少媒體把這部劇歸到‘婚姻保衛戰’的行列,這是一種誤導和誤讀,其實我寫《人到四十》的本意不是這樣的,而是希望關注很多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人到中年的現象歸納為八種危機,情感危機只是其中一個,它還包括職業危機、生存危機、生理危機、道德危機、親情危機、朋友危機、同事危機等,其實《人到四十》希望涵蓋得更廣泛。”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