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是大海》:生意經(jīng)中的商運和國運
王志飛飾演周漢良
姜武飾演黃初柳
《向東是大海》3月10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后,劇中的一些臺詞“生意不是交易,生意是人對物,交易是人對人,生意可以傳承,交易可以害命”,“我到底要看看做生意能不能做出圣人來”引發(fā)觀眾的討論。這部講述寧波商幫在清末民初與外國列強打商戰(zhàn)的電視劇,劇中發(fā)生的事基本上都能在歷史上找到對應的事件,激烈的矛盾沖突、復雜的人物性格、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讓觀眾看了非常過癮。其片名《向東是大海》也擺脫了以往寫商戰(zhàn)劇的小格局,給人以聯(lián)翩浮想。
復雜、豐富、好看
《向東是大海》集中了王志飛、姜武、馮雷、劉威葳、薩日娜等知名演員,他們在劇中都發(fā)揮出色。更可貴的是幾位男演員,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對于他們以往的形象來說都是一種顛覆性的,因而也讓觀眾看后覺得人物有特點、表演有突破。
王志飛扮演劇中的男一號周漢良,外號“三百六”,是一個三百六十行都干過的草根人物。王志飛一改過去的儒雅形象,變身為信奉“蒼蠅也是肉”、任何賺錢的生意都不放過的小人物,甚至連自己的弟弟都不齒他幫人從上海扶棺回鄉(xiāng)當孝子的生意經(jīng)。
王志飛評價周漢良這個角色時說,“以前提到做生意叫‘打拼’,周漢良在內(nèi)外勢力的夾擊下,在商海中一路‘血拼’,用‘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來形容都不為過,是真商人,真男人!”王志飛認為周漢良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意人的生活差距很大,一開始他不知道怎樣面對。讓他撐過難關(guān)的是母親對他進行的最樸素的做人教育:老老實實做人;而岳父臨死前的叮囑“踏踏實實做事”也對他影響很大。他把這兩個道理都貫穿到了事業(yè)和生活中。其實在很多人看來,這兩點與商人的身份十分矛盾。大家平時常說無商不奸,在商場上,有時你認真做人了,生意就不會做得特別順暢;但周漢良卻把做好人與做好事完美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
姜武扮演的黃初柳則是活在戲里的人,他外表女里女氣,內(nèi)心卻是剛毅的純爺們。人物外形與性格形成的巨大反差讓演員演得“很幸福”,讓觀眾看著有意思。姜武談到自己對人物的理解時說,黃初柳骨子里是個英雄,在妻子被日本人殺害之后,白天唱戲,晚上則跟一些武生在一起殺日本侵略者,最后為了救周漢良而死。為詮釋好角色,姜武特意向從事戲曲行業(yè)的親戚請教,發(fā)覺他們的范兒、舉止、談吐等跟常人都不太一樣。比如說“把什么東西拿過來”,普通人都是手指著那件東西,但唱戲的人無論怎樣,指的時候胳膊和手指都是甩上去的。這些細節(jié)讓姜武很受益。再加上劇中黃初柳穿著一件“透視”的外罩衣,整個戲迷的感覺就出來了。
馮雷扮演的董芝恒,觀眾一開始會以為他是大反派,但慢慢會發(fā)現(xiàn),此人并不是無底線之人,商人世家教育讓誠信、愛國深深刻在他的骨頭里了。在伙計“李二”提議燒掉賬本以絕后患的時候,他卻堅持將賬本埋起來,一句鏗鏘有力的臺詞讓觀眾頓時對他有了改觀:“這些賬我會一筆一筆還上,我董芝恒絕不會欠人家一分錢,這是我董家的信譽!”馮雷說,董芝恒的“壞”在于辦事方法和思維方式與人不同,他從不逃避問題,而是用另一種方式迎難而上,他是個有責任感有擔當?shù)摹把陨倘恕薄?/p>
商運即國運
3月14日,在中國視協(xié)舉辦的《向東是大海》專家研討會上,電視評論家認為該劇寫的是近代商戰(zhàn),但對現(xiàn)實同樣具有觀照意義。
著名文藝理論家李準認為,該劇揭示了中國近現(xiàn)代實業(yè)家們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商運就是國運,國運就是商運。矛盾沖突的主線就是中國有良心的寧波商幫和外國列強,和法國、英國、日本等超經(jīng)濟范疇的剝削做抗爭的故事,唱響了中國近代民族企業(yè)家愛國主義的主旋律。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說,該劇講述了在近代中國歷史風云變幻的大背景下,商人如何保持住一個中國人的節(jié)操,在民族企業(yè)受到殖民威脅的情況下,商人如何深明大義,這一點非常符合主流價值的傳導。更重要的是,該劇從家里面走出來了,人物眾多社會線索復雜,有海盜,有土匪、有日本商人、有抗日的或者是進步的地下工作者激進的抗日活動。所有的社會活動都勾連在這個作品中,所以社會面更大了。周漢良個人的命運和企業(yè)的命運當中,更多地輻射了社會風云變幻的歷史,所以歷史的質(zhì)感更好了,史詩感更強烈。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影視所所長丁亞平認為,該劇在商戰(zhàn)題材電視劇中是有所突破的。它不是聚焦商戰(zhàn)過程的爾虞我詐、家庭之間的斗爭,而是主要表現(xiàn)中國商人的人文性,表現(xiàn)激烈的商戰(zhàn)中作為制衡力量的精神的價值、精神的意義和精神的歷程。“這部戲啟示我們在高度物化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濟、商業(yè)不能簡化為普遍的修辭,而只有精神、文化和思想才能夠最終取勝。”
中國視協(xié)理論研究部主任趙彤認為,該劇在今天重商主義盛行的環(huán)境下,更具現(xiàn)實意義。他說,本劇提供了周漢良、范小恩兩種人,肯定前者,摒棄后者,是該劇給出的一個標準答案。傳奇故事并非僅能滿足好奇,大眾的商業(yè)形象如何塑造,影響到未來,《向東是大海》的價值就在于,它所講述的歷史傳奇,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中、商品社會語境里的人具有參考價值:商業(yè)的成功,取決于我們首先怎么做好人。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