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新人·新風·新質——青年作家隊伍現狀觀察

      時間:2012年06月27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白燁

        青年作家們基于他們的個人體驗和個性追求,更為感興味的是那些正在“進行時”的日常化生活現實和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與此同時,那些較為重大的題旨,過于宏大的敘事,他們都以一種不無警惕的姿態,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這使得他們的文學作品在充滿生活的底氣的同時,又缺少一種精神上的大氣與時代的豪氣。

        目前的文學批評,依然把目光較多地集中于名家名作方面,對于文學創作的新人新作較少光顧,更缺少從宏觀層面對一些傾向性問題的認真跟蹤與細致剖析。而那些在市場上廣為行銷的玄幻、穿越、懸疑類小說,最該有文學批評以評說的方式加以引導,但文學批評恰恰又在這一領域里嚴重缺席,以致使類型化小說基本在無批評的狀態下大行其道。

        進入新世紀以來,當代文學從創作方式到作品樣式。從文學態勢到文壇格局,都在不斷的演進之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諸種變化之中,最為重要的新變動向,還是文學新人的紛至沓來與長足崛起。這種新的創作主體的強勢凸顯,使文學創作隊伍的構成較前大幅度地年輕化,也使文學創作的生態較前更具多樣性。因此也可以說,文學新人的成長與成熟,是新世紀以來文學的最新收獲,也是當下文壇的最大亮點。

        如何在年齡上界定青年作家,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于2000年啟動的主要彰獎青年作家、青年批評家的馮牧文學獎,以40周歲為“青年”稱謂劃線,迄今已持續十數年,這大致反映了文壇多數人的共識。以此為參照,那么這個40歲以下的青年作家群體,實際上還可細分為“70年代人”、“80后”和“90后”。這樣三個代際的青年作家的聯袂而來與相互銜接,共同構成了當下文壇最具活力又頗為壯觀的青年作家隊伍。

        新生的文學力量

        青年作家群體中的“70年代人”、“80后”和“90后”,在現身文壇的時間點與借以贏人的關節點上,也互有區別和各有千秋。他們實際上是帶著個人的和代際的獨有特點匯聚在一起,由豐繁的創作個體共同合成的一股新興文學力量。

        “70年代人”約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登上文壇,新世紀之后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但因為這一群體中較早露頭的衛慧、棉棉的作品受到嚴厲批評,并被冠以“美女作家”、“身體寫作”的不雅名號,實際上嚴重遮蔽了這一文學群體,并影響了對于整個“70年代人”的重視與評價。實際上,崇尚個人化寫作的“70年代人”,比之“50年代人”、“60年代人”,更是一個豐富而多樣的創作群體,因而也并非衛慧、棉棉二人能簡單替代。“70年代人”熟悉都市生活,鐘情于都市文化,無論是寫作中短篇小說,還是寫作長篇小說,都多以都市背景和青春題材為主,表現出對于都市文學的全新建構。這一群體較早顯露文壇的,有丁天、周潔如、衛慧、棉棉、馮唐、盛可以、金仁順、戴來、魏微、葉彌、朱文穎、魯敏、潘向黎、柳營等人,隨后又有喬葉、阿袁、章元、滕肖瀾、傅愛毛、付秀瑩、任曉雯、張惠雯、李娟、崔曼莉、薛舒、東紫、艾瑪、葛竟、楊帆、金娜、金子、慕容雪村、路內、曹寇、阿乙、江南、黃詠梅、石一楓、陶麗群、孫未、走走等先后涌現出來。人數上的不斷增長,素質上的日益提升,使“70年代人”成為一個寫法多樣又活力四射的實力派寫作群體。尤其在目前的中短篇小說創作領域,“70年代人”已是整體隊伍中當之無愧的中堅力量。

        “80后”是在新世紀之初逐步顯露,漸成氣候的。先是張悅然、郭敬明、韓寒、春樹等個別作者以走市場的方式引世人矚目,緊接著蔣峰、李傻傻、張威(唐家三少)、小飯、那多、水格、馬中才、李海洋、顏歌、周嘉寧、蘇德、龍女、蘇瓷瓷、馬金蓮、塞寧、鄭小瓊、莫小邪、麻寧、馬小淘、蔣方舟、尹珊珊、霍艷、鮑爾金娜、董夏青青、米米七月、董曉磊、宋唯唯、宋浩浩、許多余、姚摩、許藝、照日格圖、陳克海等相繼涌現,使得這一群體從陣容到聲勢,都陡然壯大起來,“80后”由此成為他們的共名,并在文壇內外引起廣泛影響。近些年來,“80后”群體又不斷有新的面孔加入進來,并帶來屬于他們的新的氣息,如笛安、七堇年、落落、祁又一、鄭小驢、吳瑜、楊則緯、沈詩棋、唐欣恬、文珍、九夜茴、涅盤灰、辛夷塢、吳雪嵐(流瀲紫)、桐華、鮑鯨鯨、施初曉、尚曉娜、甫躍輝、姜銀、桂石、獨眼、徐藝嘉、張怡微、祖若蒙等。現在來看,“80后”越來越呈現出一種不斷分化的趨向,追求上的相互有別與寫法上的彼此不同,既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紛繁。他們和“70年代人”所不同的,是他們既熟悉市場經濟也熟稔市場文化,因此在作品的寫作策劃與運作方式上,都更加注重讀者反應和適應市場需求。

        這些年才嶄露頭角的“90后”,大都是尚在校就讀的學生作者,其中有大學生,也有中學生。大學生作者中已有一定影響的有何天白、劉辰希、魏天一、張牧笛、蘇笑嫣、李軍洋、劉景南、王唯州、胡代旭、杜雅熙、彭莞爾、孟祥磊、李泓業、馮靜茹、胡杉杉、馬璐瑤、韓倩雯、馬洪恬、余歡歡、姜睜崢、金遠晴、夏夢潔等;中學生作者中較有影響的有李墨白、韓淑嫻、區琳、謝然、吳姍姍、王雪然、史麒園、陳藝璇、張琳靖、朱雀、黃天問、羅婷婷、樊朔、麥麥提敏·阿卜力孜等。2011年7月,浙江湖州一次推出顧文艷、潘瑤菁、王凌宇、李思雨、鄭芊蕙、余樂野、汪儒、沈若珩、鄭希凡、孫凡浠等10位“90后”作者,年齡從15歲到20歲不等,而且都有系列作品發表或作品集出版。“90后”與“80后”存在某些相似性,他們出道在“80后”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80后”的遮蔽。但從這一群體性已經表現出來的素質和潛力看,絕不可以予以輕視。他們無論是看取生活,還是追求文學,都以其執著的態度與鮮明的個性,預示著他們有著不輸于“80后”的巨大潛力。

        同為青年作家,分屬“70年代人”、“80后”和“90后”的不同代際,在人生與文學的積累上,在藝術的歷練與創作的投入上,都互有區別與各具差異。比較而言,“70年代人”更為成熟和穩定一些,創作傾向上更接近于現有的文學傳統;而“80后”正在走向成熟之中,業已形成的文學素養顯得比較蕪雜,很多人創作上尚不夠專心致志,一些人發展的路向還氤氳不明;“90后”還處于文學愛好者的習作階段,并在習作中演練自己,初步積累經驗和開始尋求路徑。因此,目前我們的青年作者隊伍,“70年代人”和“80后”是其中的主力軍,“90后”是他們的后備軍。


      (編輯:偉偉)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3 |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