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也瘋狂!——由《神奇海盜團》說起
《神奇海盜團》劇照 本文圖片由時光網提供
由小說《海盜!和科學家一起冒險》改編的粘土動畫《神奇海盜團》剛剛熱映。故事講述了海盜船長為了贏得年度海盜大獎的夢想,與一群亂糟糟的手下踏上了艱難而又搞笑的征程。此片美術設計非常到位,人物、場景和道具、服裝制作堪稱精湛;拍攝上,人物動作細膩,動作點到位,影片層次分明,群體角色動作流暢,各種動畫技術融合得天衣無縫,堪稱粘土動畫中的“航空母艦”。
制作工序,令人難以想象的繁瑣
幾乎每一部英國阿德曼公司出品的定格動畫作品都是驚世之作,作為世界最頂級的粘土動畫制作公司,該公司曾出品風靡全球的粘土動畫《小雞快跑》《超級無敵掌門狗》系列和三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引鵝入室》《剃刀邊緣》。
此次《神奇海盜團》更是將粘土動畫技術與3D特效完美結合。雖然,影片中充滿了令人輕松捧腹的情節,但是其背后繁瑣的制作工序是令人難以想象的。這是阿德曼公司第一部采用定格動畫技術制做的3D電影,整部電影都采用逐幀拍攝的技術,從公海到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從塢邊的街道到上流社會的王室宮殿,沒有一個場景是重復的,如此龐大的場景和眾多的人物角色,動用了525位電影工作人員,其中包括4個工作室的33位動畫師和41組攝影,單是影片中那艘海盜船就由44569個部件組成,耗時5000個小時才粘制完成,令人震撼的精美手工制作,簡直可以媲美“泰坦尼克號”,給影片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
由于使用換口型技術,所以每個角色都會制作一套不同的口型,在拍攝中根據不同臺詞和表情對位更換。影片中粘土人物的制作也是一個龐大工程,70位模型師、250個粘土人物,共計112個不同的角色,先由計算機輔助設計,并精確計算出頭部、面部和牙齒、舌頭的尺寸,制作成3D模型,然后由3D快速成型機“打印”出來,再經過手工噴涂及修飾。
《神奇海盜團》制作了超過6818張各個角色的嘴,其中僅海盜船長就占了1364個。此外在角色制作上也特意保留了手工制作的痕跡,實際上很多角色都是在模具的基礎上用硅膠翻制出來的,但卻特意留下了指紋和捏制的印痕(這也是阿德曼公司的獨有標記),手工的味道更足,同時也加強了表面的肌理和質感,視覺上也比平滑的表面感覺更有層次。再加上搞笑的臺詞和美國朋克樂隊雷蒙斯的歌曲,一切的搭配都那么美妙。
《神奇海盜團》中每一個角色的每一個身體部位都需由粘土精心捏制,僅海盜船長的嘴部就有1364個模型
粘土動畫就像手工定制的服裝,永遠比工業生產的衣服更有味道
從《超級無敵掌門狗》《人兔的詛咒》《小羊肖恩》……直到今天的《神奇海盜團》,粘土動畫——純粹的手工制作定格拍攝——在帶來與傳統手繪和電腦制作截然不同的質感的同時,無處不體現出英國人對藝術追求的真摯態度。這和美國人略有不同,前幾年的《僵尸新娘》幾乎將對技術的挑戰突破到了極限,角色的頭部甚至與機器人無二,通過細小的機關控制表情的細微變化,從而將人物表情的過渡做得天衣無縫、細膩之極,雖然令人嘆為觀止,但卻忽視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平滑的表面和過于細膩的表情反而比不過傳統手工粘土動畫的味道,最后給人的感覺反而是技術掩蓋了藝術,工業化生產的感覺往往不如手工制造更能打動人心,粘土動畫就像量身定制的手工服裝一樣,永遠比工業生產的衣服更有味道,這也是任何動畫形式都無法取代的。
粘土動畫其實是定格動畫的一種,也用定格技術逐幀拍攝制作而成。定格動畫起源于電影特技,因為以前計算機技術并不發達,很多特殊效果只能利用現場模型拍攝出來,比如《金剛》《星球大戰》等等,后來定格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動畫片片種——定格動畫。定格動畫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記憶中的《神筆馬良》《曹沖稱象》《夜半雞叫》等等都是中國優秀的定格動畫作品。定格動畫在中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如粘土動畫、剪紙動畫、沙土動畫、折紙動畫以及使用各種不同材料拍攝的實驗性質的動畫,但粘土動畫以其獨特的魅力榮登榜首成為定格動畫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粘土動畫,顧名思義,就是以粘土為主要材料制作的動畫片,主要有兩種形式——使用純粘土或使用復合材料制作。一部粘土動畫的制作包括了腳本創意、角色設定、道具場景設計、制作、拍攝、合成等過程,堪稱是動畫中的藝術品,因為粘土動畫在前期制作過程中很大程度要依靠手工制作,純粹的手工制作決定了粘土動畫具有淳樸、原始、色彩豐富、自然、立體、夢幻般的藝術特色,是一種集文學、繪畫、音樂、攝影、電影等多種藝術特征于一體的綜合藝術表現形式。因為制作起來非常復雜,且費時費力,成本也相對較高,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粘土動畫公司和團隊可謂鳳毛麟角。目前世界最頂級的專業制作定格動畫的公司除了英國的阿德曼還有美國的夢工廠,這兩家公司一直處于定格動畫的頂峰,出品了很多優秀作品。除此之外,2009年的《瑪麗與馬克思》是一部澳大利亞出品的粘土動畫——圣丹斯電影節開幕大作,講述了兩個古怪筆友長達20年的友情,怪異卻純真。還有2003年韓國制作的優秀粘土動畫《哆基樸的天空》,這部取得了好口碑和好票房的粘土動畫電影是根據韓國暢銷兒童文學作家權正生的著名童話作品改編的,短短30多分鐘,在童話的名義下,展現了一個關于成長和奉獻的故事,簡單的故事,簡單的感動……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彼得與狼》,也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優秀粘土動畫作品。
中國粘土動畫一直努力前行
粘土動畫作為定格動畫的一種形式,一直在熱愛粘土的動畫藝術家之間流行,目前中國也有一些大學和公司在粘土動畫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像2007年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與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陳佩斯合作的粘土動畫影片《警察與小偷》頗為諧趣,改編自他的著名小品。與《小雞快跑》只換臉部某一器官不同,這次的《警察與小偷》動用了“換頭術”,只陳佩斯一個人的泥人,就制作了不下150個頭,為了精確捕捉他的一顰一笑,每一格都要換一個頭,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最后的效果不負眾望。2012年《警察與小偷》經過重新剪輯和陳佩斯、朱時茂兩位藝術家的現場配音,參加了上海東方衛視春晚并贏得眾多觀眾的喜愛。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與北京翟家班藝術培訓中心、北京圣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的粘土動畫系列片《生命的初吻》制作完成,也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們的好評,并于2012年獲得北京市科普動畫大賽唯一一個一等獎。
令人欣喜的是,粘土動畫在中國年輕人中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作為中國最具現場活力及創造性的搖滾樂隊——新褲子樂隊,在第二張專輯中,創作了中國由樂隊主創自主拍攝的唯一一支粘土動畫MV《我愛你》,并榮獲了CCTV和CHANNEL[V]共同主辦的新千年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神州最佳音樂錄影帶大獎。不過,由于資金和設備及市場發行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中國還沒有出現一部高質量的真正意義上的粘土動畫院線電影。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一部讓世界為之矚目的中國制造粘土動畫電影出現。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