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顧筠與她的體育紀錄電影
顧筠手捧紐坡特國際電影節紀錄片杰出成就獎獎杯
《筑夢2008》海報
三部電影“連中三元”
奧運會與電影是形影不離、結伴而行的。從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官方電影的誕生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已經產生了22部奧運會官方電影。每一屆奧運會要用影像留存這段歷史,已列入奧林匹克憲章之中。
在近百年的奧運會官方電影歷史上,新影集團的顧筠是繼1936年德國《奧林匹亞》女導演萊尼·里芬施塔爾之后獲得此殊榮的又一位女導演,也是獲得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紀錄片導演。奧運會伸出雙手歡迎全世界的藝術家參與體育文化創作,也嚴格要求藝術家遵循官方電影的必要程序和“游戲規則”,重大的使命與嚴峻的挑戰同在,顧筠的頭上既是榮耀的光環又是沉重的“緊箍咒”。
從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間,顧筠和她的團隊,先后完成了《筑夢2008》《永恒之火》和《緣聚羊城》三部體育電影。《筑夢2008》獲第26屆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最佳紀錄片、媒體評論獎,2009年紐坡特國際電影節紀錄片杰出成就獎,2009年俄羅斯體育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第13屆中國華表獎優秀紀錄片獎,被公認為奧運史上唯一一部跨越七年時間真實地記錄北京奧運會籌備過程的力作。北京奧運會官方電影《永恒之火》獲第27屆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奧林匹克精神獎、絕對佳作獎,第33屆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特別大獎。廣州亞運會官方電影《緣聚羊城》獲第29屆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體育與社會類單元桂冠獎以及本屆電影節最高獎。
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的權威性、專業性和歷史性,吸引著全球最優秀的體育題材作品在這里展示和競選,理所當然成為藝術家期盼與向往的“圣地”。顧筠連續三次走在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領獎的紅地毯上,“連中三元”地捧杯,創造出中國體育紀錄片的一個奇跡,也書寫了她自己的一段傳奇。應當說,比獎賞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中國紀錄片的國際競爭力和創新力,顯示了中國紀錄片人的素質、品格和精神力量。
國際奧組委宣傳負責人安托尼說,中國的《筑夢2008》是她看過的最優秀的一部奧運會紀錄片。國際奧運會的評委授予《永恒之火》奧林匹克精神大獎時對顧筠的藝術功力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奧運歷史上22部官方電影中有4部最值得關注:《奧林匹亞》《羅馬奧運會》《東京奧運會》和《永恒之火》。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主席阿斯卡尼評說《緣聚羊城》,“這不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首詩,一部藝術作品。”
我曾直率地問顧筠:“三部體育紀錄片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部?”誰料到她避而不談“滿意”這個詞,而是輕嘆一聲地說:“還有藝術的遺憾啊!”我曾當面說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藝術一絲不茍。因為追求“完美”會比別人干得更累、更苦。她曾讓我先睹為快《永恒之火》的雙片,我從專業的角度覺得存在一點點聲音與畫面的合成問題,是完全可以PASS過去的。但顧筠卻覺得像沙子進入眼睛一樣不舒服,不惜“勞命傷財”加班加點重新在藝術和技術上作調整,重新錄制。類似這樣對自己作品感到遺憾和不滿的事例貫穿她工作的全過程。
她就是一個不屑急功近利的誘惑,自覺地以國際性的眼光,腳踏實地為中國紀錄片走向世界不倦地踐行的藝術家。像魯迅所說的那樣:“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