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顧玉純:宣紙刺繡掌旗人

      時間:2012年09月07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志 鵬

        

        八駿圖(宣紙刺繡)  顧玉純

        南昌城北有座繩金塔,這里原是古城進賢門外,相傳唐天佑年間建塔時,掘地得鐵函一只,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之而得名。

        借助這塊風水寶地,藝人顧玉純將他的刺繡店鋪安放在繩金塔下的街面上,如今古塔下成了集市,人來人往,每逢節假日更是熱鬧非凡,堪稱南昌的“城隍廟”。相形之下,顧家紙繡的店鋪顯得格外幽靜。

        然而,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刺繡店。走進來,你會以為這是一家高檔的藝術工作坊。墻上懸掛著一幅幅清雅脫俗的水墨畫,令人賞心悅目的青花繡品,色彩精美的工筆花鳥畫繡品……

        且慢,別相信眼見為實。原來這所有的藝術佳作,竟然全部是宣紙刺繡!是用極細的絲線繡在宣紙上的作品!

        這一項獲得國家專利的創新工藝,足以讓顧氏祖先在九泉之下欣慰不已。

        “宣紙刺繡”源于顧氏家族的“顧家紙繡”。

        有一句俗話:深藏于民間,把玩于朝廷。意思是說,民間深藏著一些身懷絕技之人,常會創造出一些世人不常見的藝術,讓人見后驚嘆不止,而這些絕技常會被當時的官家挖掘出來,供奉于朝廷之上,讓皇家所欣賞,以討上官喜歡,以示官員本地人杰地靈,自己管理有才。

        但顧家紙繡卻非如此。相反,它的產生,是源于保護家族綿延,因而屬于深藏不露的技藝。

        眾所周知,顧氏家族人才薈萃,從鼎鼎大名的三國時宰相顧雍、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唐朝詩人顧況到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等,均為顧氏名人。在封建社會,為防得罪朝廷或官府,遭受株連九族之禍,顧氏家族在人口達到一定數量時,必須分出其中一個顧氏支脈遷徙他址,以使本族血脈得以延續。在顧家一支脈遷徙定居一地后,為不忘先人,祀典先祖,便建立了祠堂,供奉祖先人像及家訓格言。為了區別本族顧姓與其它顧姓,本族顧姓在祠堂內的祖先人像及家訓格言制作中,采取了用紙質和線料來人工繡制,以示敬仰、尊崇之情。在制作紙繡過程中,只準有繼承權的男子參加制作,傳男不傳女。由此,顧家紙繡在明代誕生,只用于繡制祖先人像等祠堂供奉,距今已六七百年歷史。

        第九代紙繡傳人顧玉純,1954年生于江蘇省高郵司徒。1957年隨父定居江西南昌。1983年回鄉祭祖,受族人委托,致力恢復顧家紙繡技藝,以圖光宗耀祖。在歷年戰亂和文革“破四舊”中,祠堂被毀、實物資料盡失。在族人的口傳心教中,顧玉純得知了顧家紙繡的原始形態。由粗紙加米糊粘貼繡制向白紙加紗布托底繡制圖案,由從供奉祠堂內的祖先人像及家訓格言的祀典品逐步演變成書畫刺繡品的過程,其間經歷了漫長的九代人傳承。

        顧玉純在傳承顧家紙繡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潛心研究祖上工藝,反復試驗,推陳出新,不但革除了“紙繡”對糨糊的傳統依賴,摒棄單調粗放的線料,采用以青檀絲、蠶絲、桑、竹、麻等原料,又獨創以水墨畫刺繡技藝為表現形式,創造出了一種既有傳統“紙繡”特征,又符合現代社會審美習慣的“宣紙刺繡”。

        眾所周知,千百年以來刺繡都是在布織物上繡制的技藝,宣紙是書畫文人作畫的載體,因為宣紙具有“千年壽紙”的特性,所以古代無數優秀的書畫作品、文獻,使中華悠久的文化藝術的歷史得益于宣紙而流傳至今。顧玉純將上述兩個不同的藝術——刺繡藝術與書畫藝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門類:宣紙刺繡藝術!

        在發掘宣紙刺繡過程中,顧玉純歷時30年,一直在努力。

        為了研制刺繡用宣紙,顧玉純七次長駐宣紙生產廠家。他投入巨資,與技術員研究根據宣紙刺繡要求的工藝條件,重新組合各類長短纖維比例,并參照各種書畫宣紙制作工藝的優點,在經過上百次反復摸索后,大膽調整用紙材料比例:即以青檀絲材料為主占60%,桑料3%,竹料占30%,棉料2%,麻料占2%等比例制造,使之突破了宣紙刺繡材料的最大障礙,終于完成了符合刺繡要求的新型宣紙材料制作。

        宣紙刺繡主攻水墨書畫的創作,而水墨書畫的形態為墨分五色,現有的國內刺繡工藝大多集中在彩色工筆刺繡范圍,所染色線均以色彩艷麗的亮光線為主,而水墨書畫的刺繡均以啞光絲線為主。在啞光染色工藝方面,剔除磨光工藝,減少了對蠶絲線的蛋白質組織細胞的損害,使其達到更長久的保存期限。在研制啞光繡線中,顧玉純耗時兩年多,對染料配方工藝反復對比,經過數百次調配,才達到書畫效果刺繡所需的32種啞光色線。啞光絲線研制成功,使水墨書畫刺繡創作得到了品質的保障,顯得墨色韻味悠長,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宣紙刺繡是以書畫藝術為表現形式的一種刺繡藝術。毋容置疑,中國的書畫藝術充滿了中國文化的哲學寓意和人文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書畫作品剛完成時,墨色飽滿,層次韻味十足。但作品擱置一段時間后,由于水分子散失后,作品會顯得干澀,失去了原有韻味。將靈巧游走的針法和飄逸繡線隱藏在作品的筆畫之中,既標補了原有作品平面的風格,又增加了作品的立體質感,更能運用細致入微的技藝在宏觀和微觀中進行再度創作,再現作品藝術魅力。

        2011年,顧玉純與青花瓷藝術家鄭云云合作,開發出中國青花瓷宣紙繡作品,首次將青花瓷這一傳統陶瓷名片與中國特色宣紙、刺繡工藝相結合,創造出一種唯美獨特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新工藝,這是顧玉純經過多年探索后開辟出的一條全新之路,經市場檢驗極受大眾歡迎。

        宣紙刺繡是當代藝術人的創造,它秉承中國傳統文化,用創新的智慧,沖破中國傳統刺繡的外殼,把刺繡的理念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2010年南昌宣紙刺繡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顧玉純被認定為該項目惟一傳承人。2012年被列為省級非遺申報項目。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承載著歷史、文化、民俗的積淀。顧家紙繡也是如此。顧家紙繡因家族文化而產生,歷經九代人的努力,從瀕臨失傳的境況中得以延續至今,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社會共識中得到發揚光大。正如宣紙刺繡掌旗人顧玉純所說,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起到了扛鼎的作用。沒有這項工程的啟動,那些優秀、深藏于民間的技藝將會湮沒在茫茫的歷史風塵之中。


      (編輯:竹子)
      青娱乐在线国产中文字幕免費資訊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成人无码区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а天堂8中文最新版在线官网|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