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話劇《共和國掌柜》《大哥》感動北京
話劇《共和國掌柜》劇照
繼北京人藝、遼寧人藝等話劇名團“獻寶”后,國家大劇院“六大話劇院團精品展演”又迎來重量級好戲,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打造的兩部話劇作品《共和國掌柜》《大哥》近日相繼與北京觀眾見面,由近年來活躍于國內舞臺的知名海派話劇演員郝平、田蕤等挑梁出演。
大型歷史原創話劇《共和國掌柜》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領導人陳云的感人事跡,該劇擷取了陳云職業生涯中的三段重要紀事,將陳云治理通貨膨脹、制定“分田到戶”惠民政策、力促寶鋼集團改革轉型等真實事件搬上舞臺,反映出陳云于共和國各個歷史階段操勞國計民生的奉獻精神,贊頌了其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同時,《共和國掌柜》還穿插展現了陳云與夫人風雨攜手、相濡以沫的感情經歷,領袖戲突破特型表演,為該劇平添了溫情浪漫色彩。
話劇《大哥》跨越36年變遷,通過聚焦上海普通家庭老牛家的四個除夕夜,生動折射出改革開放30年給中國百姓帶來的沖擊與轉變。“劇中每個細節都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上海,希望觀眾們能在這個戲里‘聞’到上海的弄堂味兒。”該劇導演王筱頔認為,《大哥》以最微小的角度撐起大跨度劇情,老虎灶天井、大白兔奶糖等親切的年代元素喚起了觀眾對老上海的熟悉記憶。
在演出結束后中國劇協舉辦的劇目座談會上,《中國戲劇》主編曉耕說:“一些所謂的主旋律話劇很裝、很矯情,疑似真情的東西太多了,但《大哥》讓我幾次眼眶濕潤。”戲劇家徐曉鐘則稱:“這兩臺戲體現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在重視現代戲和世界經典的同時,也亮出了對歷史、生活和人性的責任。”評論家童道明說:“如何面對歷史,如何大膽反思,一直是戲劇人忌諱觸碰的,而《共和國掌柜》突破了所謂特型演員的表演模式,這是上話的一大貢獻。”
雖然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一直是國內話劇院團中內部機制改革和市場運作的先行者,但藝術總監呂涼稱:“自從轉企之后,直面市場成為不可動搖的宗旨,但我們的使命感不能丟,讓厚重題材甚至是政治題材有市場,是我們近年來的追求。”
(編輯:偉偉)
· | 三部海派話劇將赴京展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