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視野]林強:用攝影凝聚每一份力量
2005年,第一次進入到隔絕于世的麻風村,從此不間斷持續到了現在,為那里帶去了外界的消息,帶去了生活富裕的途徑。
2009年,用了60天沿當年十八軍進藏的路線,驅車西藏、新疆、青海、甘肅、四川5個省區、120多個縣,行程18000余公里,拍攝了大量反映新中國成立60年來邊疆和民族地區發生的巨大變化的攝影作品。
攝影家林強以堅定的步伐行走在山區村落,用深遠的鏡頭對準了邊疆山區,對準了需要幫助的人們,用鏡頭的柔光溫暖著他們的心靈。
林強在麻風村采風的時候,因長途跋涉,累躺在石頭上休息,孩子們以為他生病了,都圍了過來。林強說我沒有事,就是腿酸痛,走不動了。孩子們一聽,一擁而上給他揉腿。助手用相機抓住了這一瞬間
林強在彝區學校給那里的孩子們送去照片
大部分人知道林強是因為他長期幫助四川涼山麻風村群眾的事跡,被樹為“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但作為攝影家的林強知道的人卻并不多,知道他是中國攝影最高獎“中國攝影金像獎”(第七屆)獲得者的人就更少了。為人低調的林強很少接受媒體的采訪,但作為攝影家,他用鏡頭將要表達的愿望告訴了世人,用鏡頭幫助了許多貧困的人們。
近日,林強首次談起了改變他生活的相機,談起了他的鏡頭人生。
30多年前的林強是軍人,是運動員,喜歡體育,沒有接觸過攝影,覺得只要獲得金牌,就是為祖國、為軍隊爭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破了全軍的紀錄,得了200塊錢,買了臺海鷗牌相機,沒有想到這臺相機改變了他的生活。
從此,相機與林強形影不離,那些大山、高原、人跡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說:“雪山就在面前,彩虹在腳下升起的時候,就覺得很激動,就想讓我的朋友、親人和更多的人看到,能夠體會我的感受。怎么辦?只能用相機把這些記錄下來,用相機來表現。我想如果祖國的壯美河山沒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心里會很難受。我覺得這些壯美河山能凈化人的心靈,就像在不斷拍攝的過程中跟她對話,和她親近。我覺得這是一種力量。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對我都太親切了,那里的每一個村寨、每一個山民,對我來說都有種天然的親近感,我仿佛一直生活在那里,那里其實是我心靈的家園。壯美的河山,淳樸的民風,還有山民們的那種勤勞、堅韌的品格,都在吸引著我?!?/p>
用攝影的力量幫助貧困的人們
攝影是一種情操和藝術的結合,攝影也教會人要珍惜每一天的生活,能幫助人們更好地溝通,通過攝影能了解群眾最真實的生活,是親近群眾最好最直接的方式。這是林強對攝影的理解。林強說:“最初是我去拍攝麻風村幫助他們,到后來是山民們樸實的民風在凈化我的心靈?!钡谝淮螐穆轱L村回來后不到兩個月又去了,再去后林強就在想,這次恐怕要半年后再去了吧,結果回來沒到兩個月,他又去了。他說:“后來我才明白,我和他們已經有了感情、有了牽掛。到今年為止,我已去麻風村16次?!碑斈甑穆轱L村給他的印象是與世隔絕的,他們甚至還是人民公社制度,沒有電,一天的勞動按工分計算,最差的組才3毛5分錢,最好的組才5毛多。這些人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那些得了病的人,政府把他們集中在這個地方醫治,60年代麻風病就可以醫治好了,后來因為文化大革命等各種原因,政府對這個地方管得很少了。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都是健康的,但是沒有文化。了解到這些情況,林強就想一定要為他們辦學校,那里的孩子不能再沒有文化了。隨著一張張照片的發表,林強和他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們的感情回饋也感動著林強。林強說,這些遠離社會太久的人群,你為他們做一件事情,甚至只是和他們吃一頓飯、握一次手,都能讓他們淚流滿面。這種情感震撼了林強,林強就想要把這些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幫助他們?,F在村子里面的孩子能夠用手機給林強發短信,能夠接受外面的很多東西,他們也被外面的世界接受了。去年林強帶了60斤大蒜種子給他們,結果這60斤種子變成了800斤大蒜。這種方法能幫助他們慢慢致富,林強也在拍這個過程,林強還把當地的土壤拿到成都請專家化驗,發現那里適合種石榴、桐梓、核桃、大蒜等。林強說:“我作為一個公務員,沒有太多的錢來直接給予他們,但是我可以用我的頭腦和思想,用攝影來幫助他們,這就是攝影的力量?!焙髞硗ㄟ^報道,四川省各級政府向麻風村投入了8000多萬元的經費,令這些久被遺忘的人感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各界人民的溫暖。
從2005年第一次去麻風村至今,已經第七年了,到了第十年的時候,林強想辦個展覽,把過去的照片和現在的、今后的照片作對比。他說,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這幾十年那里的變化不是很大,但是最近這短短十年,那里的變化是很大的。我要把這些記錄下來,從攝影的角度來說,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林強的照片推動了學校陽光體育的發展
1987年林強從部隊轉業,供職于四川省教育廳,談起當下的教育,他的話匣子就滔滔不絕地打開了。在四川省教育廳體育衛生藝術處做了14年的處長,林強拍攝了大量農村學校的體育專題,前后算起已經接近10年了。到教育廳上班的時候,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普查四川省中小學體育場地的建設。那時候四川各級各類學校,包括重慶,接近10萬所中小學中,標準的體育場就只有4個,這事對林強觸動也很大。管理學校體育這塊的行政官員應該怎么辦?當時廳里就發動建設學校運動場地,并制定標準。15年以后,在這種引導下,四川變化很大,體育場的數量翻了近100倍,這個變化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和大家的認識而改變的。現在很多學校的體育設施非常完善,塑膠跑道,人工草坪,有的學校還建了體育館、游泳池等。但是,林強后來發現,建了這么多場館,學生真正使用的時間很少。于是他想要拍一批照片來反映體育應該是要給學生帶來快樂的,要教會學生在沒有體育場的時候創造條件進行鍛煉。林強說:“回想我們當學生的時候,條件很差,為了搶占一個乒乓球臺,一聽到下課鈴,就歪著屁股準備沖出去。那個時候我們能從鍛煉中獲得快樂。但是現在呢,體育場這么漂亮,有這么好的設施,但里面的學生寥寥無幾,每一次看到這種情況我就覺得要通過照片帶來一種思考,為什么我們的體育場越好,越沒有學生去鍛煉了呢?”林強說起了他住的院子里有一個小孩,長得很胖,曾經有一兩個月,每晚到22點鐘,他的爺爺、奶奶就督促他跑步,他跑得氣喘吁吁的,臉上看著也不是很愿意,但他還是在跑,因為那段時間正要舉行初中升高中體育考試,不跑不能達標。過了兩個月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他跑了。后來有一天碰到,就問他咋不繼續跑步了呢?小孩說,成績已經達到多少多少了,已經達標了。這就說明體育教育已經走向了應試教育,學生們從中得不到快樂。林強拍了一批照片,就是鄉村土壩上的學生,因地制宜,大家想辦法創造條件,用樹、藤條、輪胎做出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設施,有些體育器材都已經磨得很光滑了。學生在這種簡陋的體育器材上得到了鍛煉,更得到了快樂。林強拍這組照片已經有七八年時間了,去年他又到岳池那邊曾經拍攝過的學校去看,遇見一個20多歲的年輕小伙子站在那個地方看那些體育器材,原來他以前就是這個學校的,剛打工回來,到母??纯??;氐侥感?,他首先看的是這些體育器材,因為這些簡陋的體育器材曾經給他帶來了快樂。小伙子說,那個時候我們在這里玩得很快樂,通過鍛煉,我很健康,在外面打工加班加點都沒有問題,他說當時沒有覺得,后來才發現這里給他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林強的農村學校體育場的這些照片給人們帶來了一些思考,后來這些照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學校體育教育的改革。教育部拿到這批照片以后,給有關部門看,要加強農村體育設施的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專門下發了文件要加強學校體育教育的工作,引起了高度的重視。教育部的人說,林強的這些照片推動了學校陽光體育的發展。林強說:“我覺得這就是攝影的魅力,我也很高興,能通過攝影、通過這些照片為政策出臺做些基礎性的工作,我想這是攝影和其他藝術門類不一樣的地方。這組照片也可以說是我從學校體育來思考中國教育體制。”《南方周末》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采訪林強時,他說:“我們國家青少年的健康很重要,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來關心學生的健康,我們作為體育大國,奧運的金牌很重要,學校體育的金牌更重要。”
不能狹隘地看待攝影,要看到攝影背后的東西
在采訪中,林強反復強調作為攝影人,或者是政府官員、黨的干部,人民群眾不是看你說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
2009年林強的《邊疆萬里行日志》出版,被全國100個書城展示。它的受眾廣泛,當年就售出四五萬冊。這本書當時出來以后,全國政協希望林強辦個影展,他就選了其中五六十幅展出,一個企業家出了130萬人民幣把照片收藏了,林強把這130萬元全部捐了出去,100萬元捐給了西藏大學作為基金,30萬元捐給了甘孜的“復明工程”作為啟動經費,為藏族聚居區的貧困村民做眼睛手術。甘孜州因地處高原,紫外線強,白內障患者很多,由于交通不便,經濟困難,做不起手術。這個“復明工程”是林強在邊疆萬里行過程中被遇到的一個事件觸動后決定實施的。當時林強走到四川和西藏交界的地方,有一個70多歲的老阿媽,有近20年沒有見到光明了,知道這些年變化很大,她說哪怕只活一天兩天,能再見光明,再看看我的親人、看看我的祖國,就心滿意足啦。她的這番話讓林強差點掉下眼淚。他知道現在做白內障手術要花1000元左右,走時就悄悄給了她家人1000元錢,讓他們帶她去動手術。當晚林強就寫下了文章,呼吁大家一起來幫助這個群體重見光明。
采訪中,林強從電腦里調出一組照片,是一組反映貧困的照片,照片的畫面讓人感到沉重。林強說在拍攝的過程中看到的景象讓他很沉重,后來寫注解的時候,更痛心。他說,在拍和寫的時候,看到他們那種生活狀態,就一再呼吁,在改革開放后先富裕的一部分人,不能丟下貧困的人去過富裕奢侈的生活,要去幫助這些貧苦的人。如果每一個人都去幫助身邊比自己過得差的人,那社會就會很和諧了。林強不喜歡講大道理,而是用攝影來真實地表達。他說,我身邊靠第一桶金富起來的人有很多,當你把照片中的故事給他們講了以后,他們會伸出手給予支持,這是影像加文字產生的力量。我想,把鏡頭對準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大家幫政府一起來做這個事情。作為一個攝影家,更應該有責任和良心去把社會生活記錄下來,推動大家共同富裕。
常有院校邀請林強去作講座,在二炮某個學校作講座的時候,全校4個院士有3個院士在下面聽,聽完后他們告訴林強,從來沒有聽過像今天這么多的掌聲。林強從攝影角度來講,講得新穎,講得樸實,給部隊官兵心靈上帶去了震撼。這就是攝影的魅力和力量。林強在被中國文聯等單位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時發言,講的是真實的力量。姜昆說:“你講得太好了。”林強說:“我深愛著我們的黨和國家,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要共同想方設法去解決。”
林強說他今年要做一項十年行動計劃,關于藏族聚居區學校的變化。他認為,從攝影家的角度出發,做出來會更加貼近實際。
攝影改變了林強的生活方式,他坦言也有迷茫的時候,也還是要不斷地“充電”,30多年來,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區這幾條線上,林強來回走了上百次,越走越充滿信心。
“每當我走在這條路上迎來日出的時候都感覺到了一種召喚。我就是這樣不停地走。”戰士林強如是說!攝影家林強如是說!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