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藝考之變
北京電影學院藝考招生現場 趙柏鈞 攝
北京電影學院校園里的藝考生 姜 山 攝
每個乍暖還寒的初春,都是最讓藝術考生們刻骨銘心的一段時光。2月17日,隨著北京電影學院報名工作全面展開,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開始初試,2013年藝考的大幕正式拉起。每年的藝考,都能被總結為“變”與“不變”兩大特色,而其中的“變”無疑更令人關注。北京電影學院為適應數字時代的電影產業開設新專業、北京師范大學通過三校聯合辦學的方式培養動漫高端人才、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為遴選優秀人才改革考試流程、文化課成績愈發左右錄取結果等,都成為了2013年藝考最吸引人關注的幾抹亮色。
熱門專業 遴選人才新招多
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專業以及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依舊是2013年藝考報考最為火爆的幾個熱門專業。北電表演學院今年計劃招生75人,報考人數高達4569人,錄取比例約為60:1;中戲表演系計劃招收50名學生,報名人數更是超過9700人,錄取比例接近200:1;而中傳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計劃招生100人,報名人數達到8900多人,錄取比例約為90:1。
怎樣才能在如此眾多的考生中遴選出最為優秀的人才?中戲表演系為此改革了考試流程,只進行初試和復試,不再進行三試,但并不壓縮考試時間,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考察考生素質。據學院院長助理、表演系系主任郝戎介紹,今年中戲表演系在初試時只考察詩歌朗誦。“我們可以通過朗誦中的語言表達、情感表達、情景渲染等判斷考生是否具有表演素質,這一項考試就能將考生的形象、氣質、聲音、口齒表達力等演員的基本條件一覽無余。”郝戎表示。
而中傳今年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考試則更看重考生的“播音主持個性”。據該校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院長李洪巖介紹,過去學院希望學生綜合素質過硬、全面發展,但現在更側重培養“一專多能”的學生。“在初試進行自我介紹時,學生就要選擇感興趣的主持方向,考官會具有針對性地提問,發現具有新聞、綜藝、體育主持等不同領域培養潛質的好苗子。比如密切關注時事熱點、對新聞事件有積累的學生更適合做新聞類主持人,有文藝特長、性格活潑的學生可以向綜藝主持方向發展。”李洪巖說。
新增專業 傳統與現代交融
數字電影技術與動漫策劃,是北京電影學院根據電影產業發展現狀最新增設的兩個專業方向。據學院教務處長穆德遠介紹,先進的數字高科技為電影藝術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革命,《阿凡達》等商業影片無論在前期拍攝還是后期放映階段,數字技術的身影都無處不在,北電因此設置了旨在培養具備系統掌握數字電影技術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復合型電影科技人才的數字電影技術專業;而近年來快速崛起的動漫產業,更是需要大批熟練掌握動漫編劇、策劃和制片管理技巧,具有較強溝通、合作與管理工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學院因此開設了動漫策劃專業。兩個新增專業的報名結果令人滿意,據統計,共有超過500人報考了數字電影技術專業,而報考動漫策劃專業的考生也在200名左右。
而今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將有可能獲得進入“動漫高端人才聯合培養實驗班”學習的機會。據該校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于丹介紹,該實驗班是去年年底在教育部和文化部的指導和支持下成立的,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三所高校聯合辦學,采用名師指導、小班教學、工作室制、跨校選課、學分互認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計劃通過第一學年教學在北師大進行、第二學年教學在北電進行、第三學年教學在中傳進行、第四學年回到北師大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創作的聯合培養方式,實現三校優質教學資源的互補與共享。”于丹表示。
中央戲劇學院則將以前隸屬于表演系的音樂劇專業、京劇專業和歌劇專業升級為獨立的音樂劇系、京劇系和歌劇系。據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張娜介紹,今年約有700人報考音樂劇系、300人報考歌劇系、200人報考京劇系,雖然無法與常年火爆的表演系相比,但已達到了預期。“有些考生不太了解這些新專業,因此報名人數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且這些專業‘門檻’較高,需要多年聲樂及表演的功底,符合條件的生源也相對較少。”張娜分析道。
中國戲曲學院的舞臺美術系今年新增設了戲曲衣箱技術與管理專業方向,旨在培養具備和掌握戲曲衣箱技術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夠在戲曲藝術院團從事傳統戲曲服裝技術應用、戲曲服裝穿戴及盔頭、道具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同時,該校的表演系也將首次招收秦腔、阿宮腔、呂劇、柳子戲、藏戲等劇種的表演專業本科生,均實施免學費政策,至此,京劇、昆曲、粵劇和藏戲4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種全部納入進了國戲本科人才培養計劃。
文化課成績 不再是“差生避難營”
曾幾何時,“文化課成績差”成為了藝術生的代名詞,但近年來,眾多藝術院校對考生文化課成績的要求越來越高。正如于丹在介紹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優勢時所說:“學生在北師大學藝術,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在一個具備深厚人文基礎的環境中成長,這樣的學習環境能夠將基礎學科與藝術學科融會貫通,更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為廣闊的眼界以及更加豐滿的人格。”
據悉,北京電影學院近年來各專業方向文化課錄取分數線明顯提高,達到500至600分數段甚至更高分數段的考生數目持繼增長。北電今年招生的25個專業方向中,有20個按照文化成績排序擇優錄取或者按照專業成績與文化課成績綜合排序錄取。同時,試卷設計和考試方式也加強了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各專業方向的試題所涉及的知識面都更為廣博,包含了藝術審美、歷史文化、時政生活、邏輯智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
“高質量的藝術創作既需要優秀的專業素質,也需要深厚的人文修養和文化底蘊。”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表示:“近年來,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不再是文化課成績不好的考生的專利,而對文化課的相當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招生水準,這樣的招生設計必將使中國電影產業的長久發展受益良多。”
(編輯:竹子)
· | 藝術類高考生應該在哪里接受專業教學? |
· | 藝考延伸:最美考生寫最差漢字 |
· | 藝考,“捷徑”還是“囧途”? |
· | 藝考頻現雷人考題是進步還是作秀? |
· | [圖片新聞]藝考吹響集結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