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2012年全國上星頻道黃金檔播出電視劇200多部,其中抗戰劇及諜戰劇超過70部,遙遙領先于其他類型劇。新年伊始,正在橫店拍攝或已經拍完的抗戰劇依然有增無減。應該說,電視上抗戰劇很多,電視前喜歡抗戰劇的觀眾也很多,這是事實。然而,有些電視劇標明抗戰劇,但拍出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抗戰劇,很多是“掛羊頭賣狗肉”。比如,士兵打仗使用少林功夫或者飛鏢,日本女間諜跟中國軍官談戀愛,甚至玩凌波微步,空中翻轉720度,在日軍重武器齊備的情況下,還能把日軍炸得人仰馬翻。如果真有如此神勇的抗日戰士,抗日戰爭還用得著打八年嗎?有網友感慨,現在的抗戰劇越來越離譜了。
抗戰劇本是為了展現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也是為了反映戰爭的殘酷和艱苦卓絕的,其意義不言而喻。如果在抗戰電視劇中摻雜飛檐走壁、刀槍不入等金庸武俠小說中才有的橋段,那就不是抗戰劇了,而是現代武俠劇。比如,在《向著炮火前進》中,吳奇隆飾演的土匪頭子竟成了一個“史上最潮土匪爺”,雷朋眼鏡、皮衣、皮手套、飛機頭。再比如,讓抗戰劇中的女兵粘著假睫毛、涂著口紅,甚至還時不時地撒嬌拋媚眼。試問,這還是抗戰劇嗎?有如此鏡頭的抗戰劇靠譜嗎?我們承認,抗戰劇也應給觀眾視覺沖擊,但是不能如此不靠譜吧。
現在是泛娛樂化時代,即使是抗戰劇,也不能板著臉說教,也需要給觀眾帶來藝術審美的愉悅。然而,抗戰劇不是娛樂片,不能怎么“high”就怎么編。畢竟戰爭是非常殘酷的,抗戰劇怎么編怎么拍都不能突破底線。而現在的一些抗戰劇不顧歷史事實胡編亂造,沒有了戰爭的殘酷性,沒有了戰爭帶給人類的震撼,一味追求所謂的“新奇特”,是太過偏離真實的。如今不少抗戰劇給人的印象是戰爭很“好玩”。可是戰爭真的“好玩”嗎?這種娛樂戰爭、娛樂英雄的“藝術創作”其實是在褻瀆抗戰英烈,也是在用電視劇顛覆事實上的抗戰認知。如果明知抗日戰爭的殘酷,而故意娛樂抗日戰爭,那就應該引起關注和警惕了。
歷史文化不可隨意涂抹,正視抗日戰爭的歷史不只是為了防止歷史的重演,更重要的是讓歷史告訴未來,我們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前不久,有人對當下革命題材的娛樂化提出批評,并強調娛樂元素不能戰勝一切,提出當下不少革命題材娛樂化值得商榷。換言之,包括抗戰劇在內的革命戰爭劇,不能過度娛樂化。抗戰劇,不宜像宮廷劇那樣隨意戲說,更不能像穿越劇那樣隨意編造。抗戰劇須尊重史實,對革命歷史和先烈懷有敬畏,那些胡編亂造“偽抗戰劇”肯定走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