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中國之夜”的魅力何在?
在春節期間播出的“吉尼斯中國之夜”受到了觀眾的好評。不同于近期引進節目的模式,這次是和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全面合作,由中央電視臺獨立制作的。這里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品牌經過多年的運營在中國社會中已具有了相當高的聲譽,而中央電視臺的一套也是在中國最有影響的主流頻道,有自己深厚的電視運營和節目制作的本土經驗。兩者的強強合作將本土電視人對于觀眾趣味的深刻把握和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全球運營經驗進行了深度的結合,成功打造了這一場吸引人的、高品質的節目。幾年來,這一品牌通過扎實的運營和不斷的創新已經贏得了觀眾的認可,而今年的節目更是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現在看來,這種品牌的合作其實不是被動地照搬原有的國際節目模式,而是力求在春節檔期把國際和本土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國際的權威認證使得這一挑戰極限的“神奇”的展示,具有更加強烈的表現力。權威的認證和富有想象力的項目以及充分的電視手段的運用是這一節目成功的前提條件。而節目本身也在國際化和本土化的不同層面上有了精心的探索,如在西班牙錄制的精彩的人塔節目就是第一次在海外錄制的,體現了更加國際化的駕馭能力,而讓本土的能人和國際的達人同場競技使節目本身更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
這個節目所展現的人類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向極限的可能性發起沖擊的勇氣和智慧,真正吸引了中國的觀眾。通過千奇百怪的項目讓各種“能人”“達人”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讓各種平常難得一見的項目在這個節目中匯聚,是這個節目的目標。這里所凸顯的“神奇”,不是如同奧運會那樣的用極為嚴格的、規范的、統一的方式來展現人類的運動的能力,而是用各種富于“野趣”的方式,讓各種文化、各種絕技加以展現。這些項目有的來自于特定文化中的絕技,這些絕技都是在自身的文化中積累的,如朝鮮族舞者跳繩的絕技,如吳橋雜技演員的雙腳頂缸等等都是從特定文化中出現的絕技,而像走鋼絲的絕技,也是在不同的文化中訓練的,有其不同的方式,如新疆的達瓦孜和外國的走鋼絲的方式就有所不同,我們在敬佩這些挑戰者的絕技的時候,也領略了多樣文化的魅力。在屏住呼吸驚嘆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人類文化的豐富和精彩。“神奇”的不僅僅是人類的體能,而且是人類在各種限制中超越的能力和智慧。引人入勝的同時也讓人潛移默化地受到啟悟。看起來這些項目未必有現實的用處,但它們其實是人類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展現自己的無限可能性的機會。其實會給人正面的激勵,促進我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向新的高度邁進。這種正能量的傳遞不是僅僅通過教育,而是通過感性地看到精彩的節目而沉浸在其間。這反而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其實是主流媒體的職責所在,也是對于媒體的社會責任的承諾。
這個節目在展現這些項目的方式上也做了諸多努力。無論是視覺效果的營造,還是主持人的串場和采訪,還是像吉克雋逸等等青年觀眾喜聞樂見的明星的參與和表演,以及現場的表演和外場錄制的精心穿插,都使得這個節目有其獨特的魅力。這里所展現的不僅僅是項目的“神奇”,更是項目的美。這不僅僅是追求刺激,還是追求一種美的境界。既是項目的精彩展現,也是人的性格和風貌的正面展現,這些都讓節目有了自己的獨到風格。
(作者為北京大學教授)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