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給河南文藝界的一份答卷——寫在《大河滔滔逐浪高——河南文化強省建設啟示錄》出版之際
《大河滔滔逐浪高》 向云駒 彭寬 喬燕冰 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2012年9月,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在新聞界、文藝界廣泛開展“走轉改”活動的要求,為更好地展示、宣傳文藝事業發展新成就和全國各地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盛況,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中國藝術報組織了由報社社長向云駒為領隊的采訪小組,專程赴河南就其文化強省建設的做法、經驗、成績、規劃、目標等進行全面采訪。
這次“走轉改”采訪報道活動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省委主要領導及有關方面負責人還會見本報報道組一行并就河南文化強省建設進行座談。河南省委主要領導指出,河南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原大地文化積淀深厚,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著關鍵性作用。要研究中國文化,首先要好好研究中原文化。他指出,文化是個大概念,它是我們發展、崛起的很重要的內涵支撐。一個民族如果沒有這個支撐,就沒有希望。所以,河南提出文化強省,不是就文化論文化,而是強調文化在強省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各級領導干部要敬畏文化、學習文化、振興文化、服務文化。在對文化的認識上和推動文化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站位準確,對文化存敬畏之心,不輕言懂文化;需要尊重文化人,避免無知無畏;需要抓住精品和人才這個關鍵,一切創新和改革以有利于文化的發展和繁榮為目的;需要為文化的發展繁榮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過程中,既傳承好老的文化財富,也積累好新的文化財富。
省委主要領導還特別強調,文藝報刊和新聞報道既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又要有思想魅力和傳播效力。報本無大小,關鍵在于導向氛圍營造;道本無高低,關鍵在于人民群眾真正歡迎。希望采訪組在河南深入下去,采寫出有分量、有特色、有思想、有魅力的精品力作。
省委主要領導對本報采訪工作作出了重要指導,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嗣后若干天,在省委宣傳部和鄭州、開封、周口、洛陽、安陽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采訪組深入到文藝院團、文化館站、文博單位、文化企業、農村社區等進行采訪、調研,還在鄭州市召開了有宣傳部、文化廳、文聯、博物館、文藝院團負責人及代表性作家藝術家參加的專題座談會,詳細了解了河南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產業發展、文化體制改革、文藝精品創作、文化設施建設、文化惠民活動、文藝人才培養等一系列河南文化建設方面的經驗作法和事例、個案、細節。
在河南的采訪,使采訪組的同志收獲頗豐。河南省委、省政府在中央的領導部署下,對河南文化強省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河南文藝文化界和各級地方黨委政府也在文化建設方面創造了一系列新經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和成就,創造了許多成功范例,河南文藝界上上下下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形勢十分喜人。
河南是中原大省,是文化大省;河南的文化強省建設已經開啟航程,有宏大的布局謀篇。河南文化過去是中國文化的主脈,河南文化的今天和未來也將深刻影響中國文化的面貌和未來走向。應該把這樣一個偉大、生動、深刻的現狀寫出來,這是我們此行采訪中逐漸形成的共識。當然,這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壓力。畢竟面對如此波瀾壯闊的文化實踐我們的時間有限、能力有限、筆力有限。
2012年10月12日,中國藝術報以兩萬余字、兩個整版多的超大篇幅,發表了本次走轉改采訪成果《大河滔滔逐浪高——河南文化強省建設啟示錄》這一長篇通訊。這是我們懷著忐忑之心交給河南文藝界的一份答卷。雖然文章發表后,全國各地文藝界、河南文藝界的同志們給予了不少謬獎,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的同志們也給予了好評,但與河南人民的偉大文化實踐相比,我們深感這些文字依然微不足道。正如文學的想象在現實的壯麗神奇面前永遠難免相形見絀一樣。
但是,我們有責任記錄今天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并在時代的進步和人民的創造中造就我們的文字、文藝和新聞。為此,我們不揣淺陋,把這次采訪的兩部長篇通訊(后一篇發表于中國文藝網)結集出版。
謹以此書獻給河南人民和河南文藝界的朋友們。由于種種客觀原因,我們的報道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許多欠缺,我們的采訪也還有很多欠缺和遺憾。希望今后有機會彌補。希望河南文藝界和新聞界的同行們批評指正。
(作者系《中國藝術報》社社長)
(編輯:曉婧)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