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交”與“費交”再續40年音樂情緣
1973年9月,享譽世界的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的費城交響樂團到訪北京,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開啟破冰之旅、訪問中國的美國職業交響樂團,當時與中央樂團(現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進行了愉快的交流合作,這也是除“乒乓外交”之外的文化藝術外交的成功范例。40年后,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將與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再度攜手,6月6日以一場《世紀交響——跨越海洋的握手》音樂會登陸國家大劇院,紀念費城交響樂團首次訪華40周年。
美國當地時間4月11日,費城交響樂團在華盛頓國會山首先宣布了此次訪華巡演及與國交時隔40年之后的再次攜手合作,發布當天即引起美國媒體及業界的高度關注。兩團此次的深度合作和交流將在中美文化交流史和外交史上留下華麗的篇章,進一步推動中美文化深層次的交流和發展。
從日前在京舉辦的媒體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6月6日的演出曲目選取了費交首次訪華時演奏的弦樂合奏《二泉映月》,其它曲目有:貝多芬《普羅米修斯的生民》序曲、關峽第一鋼琴協奏曲《奠基者》第一樂章及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國交首席常任指揮李心草現場透露:“音樂會開始時還將由中美兩國指揮家演奏中、美兩國國歌,這將是我第一次在現場指揮非中國國歌,非常期待。”本場音樂會指揮將由著名指揮家唐納德-尼科斯及李心草輪番執棒,鋼琴獨奏吳牧野。據悉,上半場由來自國交的40名音樂家與費城交響樂團的40名音樂家共同演奏《二泉映月》《奠基者》,下半場由國交及費城交響樂團全體音樂家聯袂合演《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
國交和費交與《二泉映月》之間有一段令人回味的美好記憶。1973年,費交首次訪華時,李德倫指揮中央樂團為美國同行們專門演奏了吳祖強改編的弦樂合奏曲《二泉映月》。對這部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優美感人的弦樂作品,美國同行反響熱烈,時任音樂總監尤金·奧曼迪當即表示希望得到此曲的總譜,并要列入費交音樂會的演出曲目之中。遺憾的是,直到他去世8年后,費城交響樂團1993年在薩瓦利什帶領下第二次訪華,才演奏了這支樂曲。此次,兩團音樂家合作演出《二泉映月》,應當說擁有特殊的意義。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團長關峽介紹,本次演出李心草將使用李德倫大師夫人李玨贈送給樂團的指揮棒,再續中美古典音樂文化40年情緣。
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訪華的費城交響樂團成員中有7位今天仍在團里工作,他們也將在40年后再一次來到中國,再一次與國交的同行們同臺演出。而據關峽介紹,盡管目前國交只有一位當年的成員還在團里工作,但在正式演出時,將邀請當年與費交合作過的團員到現場聆聽,促成這次“紀念與見證”之旅。
另悉,費城交響樂團本次中國巡演,除北京站演出外,還將在天津、上海、杭州和澳門五個城市演出7場,其中上海和澳門將演出兩場,樂團每到一處,除音樂會外,將與當地音樂家合作走進社區和大學,開辦講座和大師班。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