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求“美”是為了更好地“用”
時間:2013年08月06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2013年第7期《文藝研究》雜志刊登了張江的《當代詩歌的“斷裂”與成長:從顧工到顧城》。文章指出,文學之所以能存在,歸根結底不是因其“美”,而是因其“用”,即它在人類精神成長和時代躍進中無可替代的社會作用。人類對“美”的早期判斷,根本原則就是“用”。有“用”則“美”,無“用”無“美”。不能因為歷史上片面強調文學的功利性而傷害了文學,就否定文學以“用”為本的判斷。文學之所以求“美”是為了更好地“用”。美使文學動人以情,無美的文字難以行遠。有主次、不偏廢,才是正確的姿態。離開用講美,無美可美;離開美講用,無用之用。美以用為本,用以美為勢。這是文學生成發展的根本規律。
(編輯:曉婧)